癌痛是癌症患者的一大困扰。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有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可帮助患者缓解癌痛。
1.药物治疗方面
1.1三阶梯止痛原则
(1)第一阶梯
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护士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
(2)第二阶梯
当轻度疼痛控制不佳,发展为中度疼痛时,弱阿片类药物成为主要选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可待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效果。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对呼吸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3)第三阶梯
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是缓解疼痛的关键。吗啡是最典型的强阿片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因为个体对吗啡的需求量差异较大。同时,要积极预防和处理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等。
1.2辅助药物的使用
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辅助药物用于缓解癌痛。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摄取和释放,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因长期疼痛导致的抑郁情绪。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以稳定神经元细胞膜,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护士要注意观察这些辅助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并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非药物治疗方面
2.1物理治疗
(1)热敷和冷敷
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用温水浸湿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对于急性疼痛或炎症引起的疼痛有一定效果,如对肿瘤局部炎症导致的疼痛,冷敷可以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从而缓解疼痛。冷敷时可以使用冰袋,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2)按摩和放松疗法
按摩能够减轻肌肉紧张,缓解疼痛。护士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学习简单的按摩手法,如轻柔地揉捏、抚摸等,从疼痛部位的周围向中心进行按摩。放松疗法包括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深呼吸训练时,患者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呼气,每次练习5—10分钟。渐进性肌肉松弛则是先让全身肌肉紧张起来,然后再逐渐放松,从脚部肌肉开始,依次向上到头部肌肉,这样可以放松身心,减轻疼痛的感觉。
2.2心理支持
(1)认知行为疗法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对疼痛的不良认知和行为。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会过度关注疼痛,认为疼痛意味着病情恶化,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这些情绪又会加重疼痛的感觉。护士可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和控制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应对疼痛的信心。
(2)心理疏导和陪伴
肿瘤患者在面对癌痛时往往心理压力较大,护士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疏导,倾听患者的痛苦和担忧。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属的陪伴可以给患者带来情感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