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怎样预防和护理骨质疏松症

发布时间:2023-11-27 阅读:416次 作者:王伟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骨科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骨质疏松这种疾病,骨质疏松对健康有着很严重的影响,通常好发于老年人群当中。目前,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越来越多。那么,骨质疏松要怎样预防和护理呢?

1  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病。它是骨代谢性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会导致骨质量降低,骨组织和结构被破坏,骨的脆性随之增高,很容易引起骨折甚至是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会引起乏力、脊柱变形、骨折、疼痛等症状。

   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是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品质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为23%,女性发病率为49%。

2  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当女性绝经后,身体的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比正常值偏低许多,导致破骨细胞在体内的活性增加,正常的骨细胞很快就会被吸收、分解,导致骨量极速下降,骨骼中有许多缝隙形成,最终发生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会逐渐退化,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变低,此时会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成骨细胞,导致骨量降低。此外,老年人对营养的吸收程度较差,若缺乏维生素D钙,也会促进骨量和骨质减少。

   特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类型,它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与骨代谢异常有一定关系。

   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某些疾病或药物会对骨代谢产生影响,常见的疾病包括甲亢、库欣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等,常见的药物包括肝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以及甲氨蝶呤等等。

3  骨质疏松有哪些预防和护理措施

增加钙的摄入:钙是骨骼必不可少的元素,钙可以通过饮食获得,许多食物当中都含有钙,例如牛奶、豆制品、海鲜等等。补充钙可以提高骨量,并达到骨量的峰值,减慢骨量流失的速度,提高骨骼的健康程度。对于成年人来说,每日应摄入800mg的钙,如果年龄超过50岁,那么摄入钙的量应为1000—1200mg。调查显示,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日的钙摄入量为400mg,远远少于正常钙的摄入量,所以每日应多进食一些含钙食物。

补充维生素D:日光照射是指每日将皮肤暴露在外边的自然光下,持续15—30分钟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烈日下晒,否则会导致局部皮肤晒伤。通过晒太阳可以自然获取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物质的吸收,强健骨骼。也可通过食物获得维生素D,例如菌类、动物肝脏、精肉、海鱼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适当运动:在生活中做一些户外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锻炼韧带和肌腱的柔韧性。但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做旋转、躯干屈曲等运动。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运动类型,包括体操、跳绳、慢跑、游泳、太极拳等等,运动要循序渐进进行,尤其是老年人要合理控制运动强度。

家庭护理:在家中做一些辅助性预防措施,防止摔倒造成骨折,卫生间地面比较湿滑,可以安装一些把手,在地面铺防滑地板,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可以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帮助移动。在生活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摔倒。

限制磷元素摄入:如果摄入过多的磷元素会导致钙磷失调,增加钙的流失,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所以要减少碳酸饮料、浓茶、咖啡等饮料。

戒烟戒酒:长时间吸烟或饮酒会影响身体的钙吸收,增加骨质的钙流失程度,降低骨密度。有这些嗜好的人,应戒烟戒酒,科学饮食作息,降低烟酒对身体的影响。

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要注意定期体检,定期到院做骨密度检查,评估骨骼情况,对骨质疏松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大于治疗。

   综上所述,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都是老年人,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到后期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在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和护理措施。

河北省行唐县人民医院骨科 王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怎样预防和护理骨质疏松症》,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