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内科疾病患者膳食指南

发布时间:2025-01-06 阅读:59次 作者: 刘宁
单位及职务:廊坊开发区阳光佳和小区益民诊所

   当今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均衡是维护内科健康的基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为营养健康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导性意见,不仅为普通民众提供了科学、实用的饮食建议,还针对不同内科疾病患者的饮食调整给出了具体指导。本文将详细探讨该指南在内科疾病患者饮食调理中的应用。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概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1989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第一版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到2022年已更新至第五版。这份指南以营养科学原则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合理营养、改善健康状况的建议。它适用于生命全周期(从出生到老年)的各类人群,包括健康人群和有疾病风险的人群。该指南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平衡膳食模式:坚持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食物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适量摄入各类食物:谷类食物每天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蔬菜、水果每天分别不少于300克和200—350克;畜禽鱼蛋奶和大豆制品适量摄入。

   清淡饮食习惯:减少盐、油脂、糖和酒精的摄入量,建议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

   身体活动: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每周至少有5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二、内科疾病与饮食调整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盐摄入量过多是升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克。同时,应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以降低血脂水平。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品,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持血压稳定。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增加钾、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这些矿物质对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全麦面包、燕麦等。同时,保持适度的蛋白质摄入也很重要。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某些水果中的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摄入量。此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葡萄糖代谢和降低血糖水平。

   3.心脏病

   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为了保护心脏健康,建议遵循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炸食、全脂奶制品等,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增加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稳定血糖。同时,心脏病患者应注重均衡营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选择富含钾、镁、叶酸等矿物质的食品;控制钠的摄入量,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肝病

   肝病是一种影响肝脏功能的疾病,保持均衡饮食对肝脏的健康至关重要。肝病患者应遵循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饮食原则。维生素C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主要来源于新鲜水果和蔬菜;维生素E有助于抗氧化和保护细胞健康,主要存在于坚果和植物油中;矿物质,如硒,对肝脏健康也有积极作用,主要存在于海产品中。此外,肝病患者应避免饮酒和过度依赖药物,酒精和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保持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

   三、膳食指南在饮食调整中的应用

   1.控制盐分、油脂和糖分摄入

   内科疾病患者通常需要控制盐分、油脂和糖分的摄入量。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心脏病患者则应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通过遵循膳食指南的建议,内科疾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这些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2.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内科疾病患者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禽肉、豆类等。这些蛋白质不仅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再生,还能提供必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和排泄。内科疾病患者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多吃全麦面包、燕麦、豆类、蔬菜等,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廊坊开发区阳光佳和小区益民诊所 刘宁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内科疾病患者膳食指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