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乳腺手术后善用中西医理疗

发布时间:2025-01-06 阅读:49次 作者:杨玉婷
单位及职务: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手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术后的康复同样关键。中西医理疗作为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效果,不仅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还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一、促进伤口愈合与术后恢复

   1.西医护理要点

   伤口护理: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或揉搓,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这是西医护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引流管护理:术后可能会放置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或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报告异常情况。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患侧上肢护理:术后要避免患侧上肢过度活动,避免提重物,定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这有助于防止淋巴水肿和肌肉萎缩,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2.中医辅助调理

   中医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气血两虚,需要给予补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白术等。此外,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气滞血瘀,可以给予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红花、桃仁等。这些中药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体力。

   例如,有患者在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淋巴水肿的情况,通过中医调理,服用了活血化瘀、消肿利水的中药方剂,如越婢加术汤、桂枝茯苓丸等,有效缓解了水肿,促进了伤口愈合。

   二、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往往让患者难以承受,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中西医理疗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西医对症治疗

   对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西医通常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例如,对于恶心呕吐,可以使用止吐药物;对于骨髓抑制导致白血球数目下降,可以使用升白药物等。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往往无法完全消除毒副作用。

   2.中医辅助调理

   中医认为,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是由于药物损伤了人体的正气,导致气血两虚、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中医调理的重点在于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对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可以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方药,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清热养阴、增进黏膜修复:对于放化疗引起的黏膜溃疡、口疮口破等症状,中医可以采用清热养阴的方药,如白及、蒲公英等,以增进黏膜修复。

   补气养血、增强免疫力:对于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血球数目下降等症状,中医可以采用补气养血的方药,如黄芪、党参等,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有病例显示,通过中医调理,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减轻,骨髓抑制程度也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放化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三、增强患者体质与提高生活质量

   1.西医营养支持

   西医注重营养支持,认为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术后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鼓励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这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2.中医整体调理

   中医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肝、脾、冲脉、任脉关系密切,正虚为致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本病之标。因此,中医调理的重点在于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

   补气养血、调理阴阳:术后患者气血两虚,需要给予补气养血的药物,如黄芪、当归、白术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理阴阳平衡,以增强体质。

   疏肝解郁、调理情志:乳腺癌患者往往伴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等症状。中医可以采用疏肝解郁的方药,如柴胡、郁金、香附等,以调理情志,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如淋巴水肿、皮下积液等。中医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方药,如丹参、红花、桃仁等,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水肿和积液。

   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有助于患者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有病例显示,通过中医调理,患者的体力逐渐恢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甚至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 杨玉婷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乳腺手术后善用中西医理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