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促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不断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人数高达1790万人,其中冠心病死亡者高达740万人。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高达1100万,表明该病已成为最大的卫生健康问题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已经进入晚期阶段。因此,增强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尤为重要。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冠心病的相关科普知识。
1.冠心病是什么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促使机体内动脉管腔出现狭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心脏的供血供氧。如果冠心病患者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等时,机体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满足心脏血液的需求,从而加剧了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因此,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甚至会诱发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冠心病的诱发原因
冠心病被临床医生称之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了解冠心病诱发原因尤为重要。具体内容如下。
(1)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内壁,促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此外,吸烟会导致患者机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减少患者血液中氧气的运输,增加心脏负担,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心肌缺血的风险。
(2)肥胖:肥胖会增加患者机体代谢系统异常,诱发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增加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3)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该病会加重机体心脏负担,加重患者动脉壁的损伤,进一步增加动脉硬化风险。此外,患者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会增加患者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风险。
(4)饮酒: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但过量饮酒则会导致患者高血压、肥胖和高血脂等问题,从而诱发人们患上冠心病。
(5)久坐生活方式: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们的体重增加、代谢紊乱和肌肉萎缩,进而引发高血压和高血脂等问题。
(6)糖尿病:高血糖会促使患者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加了人们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7)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会导致脂质沉积在患者动脉壁内,加速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8)遗传:如果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个人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增加。
3.冠心病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人们需要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盐的摄入。同时,患者需要增加低胆固醇的食物摄入量,限制红肉和全脂乳制品的摄入。此外,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需要限制添加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2)科学运动:人们需要每周至少进行15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以维持健康的体重,降低肥胖相关的风险。
(3)戒烟:吸烟者需要戒烟药物或替代疗法,减少吸烟对机体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同时,人们需要尽量避免在吸烟环境中待久,保护自己身体免受二手烟的影响。
(4)维持心情舒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来管理压力,避免自己处于过度焦虑和抑郁状态。同时,人们需要与家人和朋友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从而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5)定期体检:高风险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同时,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人们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可更好地理解冠心病的成因、诱发因素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