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冠心病虽可怕但可防可治

发布时间:2024-10-21 阅读:65次 作者:李静
单位及职务:南皮县人民医院

   在健康的版图上,冠心病犹如一片潜藏的阴霾,正悄无声息地笼罩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认识冠心病,已然成为守护心脏健康的关键一课。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这个人体不知疲倦的“动力泵”,需要持续的氧气与养分供给才能稳定工作,而冠状动脉恰似一条条精密的“输油管道”,肩负着为心肌输送血液的重任。当冠状动脉的血管内壁因种种不良因素,像是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逐渐堆积起粥样硬化斑块,原本通畅的血管就会变得狭窄,甚至堵塞,心肌供血不足的问题随之而来,冠心病也就乘虚而入。

   冠心病的诱发因素

   血脂异常堪称冠心病的重要“帮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量时,它会悄无声息地渗入血管内皮,经年累月,引发炎症反应,招来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脂质核心,再裹上纤维帽,粥样斑块就此“安营扎寨”,一点点侵蚀血管的畅通。

   高血压则像一波波汹涌的浪涛,不断冲击血管壁,致使血管内皮受损,给脂质沉积创造便利条件,还会引起血管平滑肌增生,让血管壁愈发僵硬狭窄。

   而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既加速心跳、升高血压,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加剧心肌缺氧,同时刺激血管收缩,让冠状动脉供血雪上加霜。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增多,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糖衣化”,功能失调,血管通透性改变,脂质更易沉积,斑块长得更快、更不稳定。

   冠心病发作症状各异

   冠心病发作时,症状表现各异。最常见的当属心绞痛,患者胸部会突然袭来一阵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好似巨石压胸,有时疼痛还会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乃至上腹部放射,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稍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往往能有所缓解。不过,一旦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心肌梗死就会接踵而至,胸痛程度更为剧烈,持续时间长,休息和服药都难以平息,还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头晕、心慌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部分患者症状隐匿,日常毫无察觉,体检做心电图、心脏超声时才偶然发现心肌缺血痕迹,这类无症状冠心病,犹如暗处的“冷箭”,同样不容小觑。

   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冠心病,并非单一手段就能定论。心电图检查方便快捷,能捕捉发作期的心肌缺血心电改变,可病情平稳时,结果也许毫无异常。心脏超声可查看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心肌有无运动异常,辅助判断心肌受损范围。冠状动脉造影堪称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医生将导管经血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冠状动脉形态便清晰显影,狭窄部位、程度一目了然,为后续治疗方案锚定精准方向。

   谈及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是根基。戒烟戒酒、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能从源头上延缓病情进展。药物治疗则像一场多兵种协同作战: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阻止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添堵”;他汀类降脂药,降低血脂同时稳定斑块;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病情严重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闪亮登场,医生经皮穿刺血管,送入球囊扩张狭窄处,再植入支架撑开血管,恢复血流。复杂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则会挑起大梁,取身体其他部位血管,搭建新的“血运通道”,绕过堵塞部位。

   结语  在冠心病逐渐高发的当下,我们唯有洞悉其原理、察觉症状、借助精准诊断、积极治疗与防控,才能为心脏构筑坚固防线,让生命跳动的节律永不紊乱。

南皮县人民医院 李静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冠心病虽可怕但可防可治》,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