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肾病综合征是一场“免疫之战”

发布时间:2024-10-21 阅读:64次 作者:蒙明媚
单位及职务:灵山县人民医院

在我们身体的深处,肾脏像两个沉默而高效的“过滤器”,日夜不停地工作着,维持着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过滤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然而,有一种疾病却常常对肾脏发起“攻击”,那就是肾病综合征。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症候群,主要特征包括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它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就如同一场身体内部的“免疫之战”,只不过这场战争的战场是肾脏,而肾脏则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如同身体的“护卫军”,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判”,将肾脏的某些成分当作外来的“敌人”进行攻击。例如,当身体感染了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后,免疫系统在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并沉积在肾小球的滤过膜上。肾小球就像是一个精密的筛子,滤过膜起着过滤血液的重要作用。一旦免疫复合物沉积,就会破坏滤过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这就是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原因。

   随着蛋白质的大量丢失,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身体就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这就好比一个原本充盈的“水池”(血浆),因为“排水口”(蛋白尿)失控,导致“水池”中的“水”(白蛋白)不断流失,水位逐渐下降。而低蛋白血症又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之一就是水肿。因为血浆白蛋白减少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水分就会向组织间隙渗透,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轻者可能只是眼睑、面部或下肢的轻度浮肿,重者则可能出现全身性的水肿,甚至胸水、腹水,使患者腹胀如鼓、呼吸困难。

   此外,肝脏在察觉到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后,会代偿性地增加脂蛋白的合成,同时由于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出现高脂血症。这些脂质异常不仅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还会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可谓是“雪上加霜”。

   如何治疗肾病综合征

   面对肾病综合征这场“免疫之战”,医生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中,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减少免疫复合物的产生,从而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水平;但另一方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除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常常被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或依赖的患者。免疫抑制剂能够更精准地调节免疫系统,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所以使用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

   在这场与肾病综合征的较量中,患者自身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减轻肾脏的负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原则,减少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以控制血脂;同时,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等,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建议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但也不能长期卧床。

   结语  肾病综合征虽然是一场艰难的“免疫之战”,但只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肾脏的守护者们——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就能够携手并肩,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让肾脏重新恢复健康,继续为身体的正常运转默默奉献。

灵山县人民医院 蒙明媚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肾病综合征是一场“免疫之战”》,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