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患上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来帮忙

发布时间:2024-10-14 阅读:67次 作者:赵泽
单位及职务:阆中市精神卫生中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气流受限、气道炎症和肺功能逐渐下降。患上慢阻肺后,患者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患上慢阻肺怎么办?可以请中西医结合来帮忙。

   一、慢阻肺的认识

   中医将慢阻肺归于“咳嗽、喘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外邪、痰湿、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慢阻肺注重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体质、病程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中,慢性阻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与气道及肺组织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长期暴露紧密相关,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包括气道炎症、黏液过度分泌、肺实质的破坏以及气道结构的重塑,治疗手段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二、中医治疗慢阻肺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如痰湿阻肺型患者,可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中药方剂;气虚型患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阳虚型患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药方剂。这些中药方剂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益气养阴等疗效。

   膏方:在调节患者体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平衡阴阳气血,大幅提升抗病能力。诸如冬虫夏草、蛤蚧、哈士蟆、阿胶、鹿角胶等药材均在膏方中发挥作用,现代膏方在传统滋补基础上加以改良,融入中药成分,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从而改善患者活动能力。

   针灸: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来帮助身体气血运行顺畅,保持身体功能平衡。在治疗慢阻肺时,一般在肺俞、膏肓、肾俞、太渊等穴位进行针灸,有助于肺部功能的恢复,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同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拔罐治疗:利用负压让皮肤表面产生吸力,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氧气供应,加快废物排出。在慢阻肺恢复期间,拔罐部位主要在背心和胸部,以此改善肺部通气,增强血液循环,缓解肺气肿和呼吸困难,减轻胸闷、咳嗽等症状。

   刮痧疗法:通过在皮肤上刮拭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功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刮痧能发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在背部、胸腹部等地方进行刮痧,可以顺畅经络,减轻肺部的不适。

   三、西医治疗慢阻肺

   在现代医学治疗策略中,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提升运动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以及预防疾病恶化。药物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和祛痰药等,这些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氧疗、肺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增强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

   四、中西结合治疗慢阻肺的优势

   个性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治疗疾病时要关注整体,不仅仅是治疗肺部症状,还要调整五脏六腑的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副作用较小:相较于西医的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中药治疗慢阻肺的副作用较小,且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方剂多采用天然植物,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组方,既能缓解症状,又能调理体质,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降低药物依赖性。

   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配制个体化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中医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以调节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症状。而西医则能提供精确的诊断和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互补作用: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慢阻肺方面各有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延缓病情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延缓慢阻肺病情的进展,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阆中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泽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患上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来帮忙》,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