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对付带状疱疹,科学防治有一套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20923次 作者:黄汉飞
单位及职务:鹤山市中医院皮肤科

   俗话说,身为肉体凡胎,小病小痛在所难免。但是有一种痛却让人苦不堪言,那就是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痛感剧烈,且难以缓解,被称为人类疼痛的“天花板”。那么,究竟什么是带状疱疹?面对如此凶猛之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防治呢?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定义: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缠腰龙”,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据调查统计,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为高危患病群体,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

   症状:(1)皮肤症状:胸、颈、腰、面部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丘疹、水疱,呈带状排列,并伴有瘙痒感、刺痛感;(2)神经痛: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会侵袭神经根、神经纤维,并诱发神经炎,进而出现剧烈的神经痛,呈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疼痛,患过带状疱疹的小伙伴们“身”有体会;(3)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发病特点:高达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同时,在初次发病后,残余的病毒仍于身体脊髓后跟神经节处潜伏,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病毒就会“借势而起”,再次发病。

   二、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正所谓,危害难以逆转,但预防有选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未雨绸缪,则可大大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

   提高免疫力: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做到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动态平衡;科学搭配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机体耐受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这些有助于养成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及发病。

   加强个人卫生:带状疱疹为传染性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戴口罩、勤换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在家庭和公共场所用餐时使用公筷制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针对中老年群体。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目前市面上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提供10年以上的保护期。

   切断传染源:带状疱疹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飞沫的方式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疱的疱液进行传播。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发病期的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并避免浴巾共用、浴盆公用。

   三、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当确诊患有带状疱疹后,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开展积极、规范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为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的首要步骤,通常在发病72小时内进行,目的是对抗病毒感染,减轻病情。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方式使用,具体剂量和疗程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2)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类药物,可缓解带状疱疹诱发的神经痛。(3)营养神经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可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物理治疗: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等物理疗法对疱疹、水疱比较明显的部位进行照射,促进水疱干燥结痂,能加速皮损愈合过程。

   中医治疗:中药外洗、熏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取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金银花、蒲公英、黄柏、大黄、姜黄、黄连、冰片、五倍子、地龙等煎水后,对患处进行淋洗、浸泡,使药物经皮肤、孔窍、腧穴直达腠理,借助热力和药理作用,达到温经散寒、疏经通络、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作用。

   结语  综上,带状疱疹凶猛又难缠,人们应在知晓其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实施科学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而在患有带状疱疹后,应进行规范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鹤山市中医院皮肤科 黄汉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对付带状疱疹,科学防治有一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