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加之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均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如不及时加强治疗和控制,极易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作为慢阻肺患者应重视疾病的危害,并掌握该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加强疾病控制。
1.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还会对身体其他组织器官造成不利影响,降低其生存质量。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最为典型的症状,通常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尤其是在从事体力活动或运动后。这非常不利于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慢性咳嗽也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症状,常常伴有痰液,并且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会增加患者的机体疲倦感。如果病情控制不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会明显加剧,并伴随着胸闷、喘息等症状表现,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
除了慢阻肺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症状外,在疾病长期的影响下,因肺部慢性炎症影响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据有关研究调查,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阻肺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律不齐为主。全身症状则主要是因患者机体长期缺氧,还导致肌肉组织供氧不足,发生肌肉废用性萎缩等情况。骨质疏松也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危害之一,其发生与炎症因子作用、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增加骨折发生风险。在长期的疾病影响下,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2.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慢阻肺治疗周期长,临床治疗以综合性治疗手段为主,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
(1)药物治疗。药物是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都是临床常用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可松弛患者支气管平滑肌,使患者的气流阻塞症状得到缓解,减轻气促和呼吸困难症状;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频率;祛痰药可以促使患者肺部痰液排出,保持呼吸畅通;抗菌药则主要用于急性加重期,可应对细菌感染。
(2)氧疗。氧疗通过予以患者额外的氧气,提高机体的血氧水平,能够有效缓解气促症状。对于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可实施家庭吸氧疗法,以长期低流量吸氧为主,每天15小时以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
(3)呼吸康复治疗。通过呼吸训练的方式改善肺功能,临床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等训练方式为主,可提升患者的呼吸肌耐力。在呼吸训练的同时,结合慢走、上下楼梯、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进一步增强患者体质,延缓疾病进展。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病情严重且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患者。慢阻肺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以及肺移植术等。
具体的治疗方式要综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以个性化治疗为主要原则,才能够达到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3.慢阻肺的护理措施
(1)合理饮食。慢阻肺患者要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保持营养摄入均衡、食物种类丰富,以高纤维、低脂肪、优质蛋白食物为主,适量增加新鲜蔬果摄入。日常饮食要尽量避免辛辣、生冷类刺激性食物,以及易产气的食物,并严格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适量增加饮水量。
(2)遵医嘱用药。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需坚持服药才能降低病情急性发作的风险。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掌握吸入式药物、口服药物的方法、剂量和时间,不可随意更改或停止用药。同时,定期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检查评估,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慢阻肺患者要加强自我身体防护,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易发时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戴口罩,并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居家环境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