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口腔器械的正确清洗与消毒知识

发布时间:2024-10-24 阅读:70次 作者:廖叶清
单位及职务: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口腔医疗中,口腔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是确保患者安全和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由于口腔治疗环境的特殊性,口腔器械直接接触患者口腔内部组织,易被唾液、血液、体液等污染。如果清洗和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病毒传播,进而危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因此,掌握正确的口腔器械清洗与消毒方法至关重要。

一、口腔器械的分类与感染风险

1.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穿透软组织、接触骨、进入或接触血液或其他无菌组织的口腔器械。由于其接触人体无菌部位,感染风险极高,需要彻底灭菌。

2.中度危险口腔器械: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的器械。虽然不穿透人体组织,但直接接触黏膜或破损的皮肤,仍有较高的感染风险,通常需要高水平的消毒。

3.低度危险口腔器械: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生物污染,只有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器械,其感染风险较低,一般使用低水平消毒或清洁即可。

二、口腔器械清洗的重要性

清洗是消毒和灭菌的前提步骤,其目的在于去除附着在器械表面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血液、唾液、牙菌斑和其他污物,未经清洗的器械表面残留污垢,不仅影响消毒剂或灭菌方法的效果,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三、口腔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是清洗之后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器械和使用场景,需采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温灭菌法

蒸汽灭菌是口腔器械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加热水蒸气在高压下达到灭菌效果,特点是无毒、快速且灭菌效果好,适用于金属器械、手术器械、钻头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耐高温的塑料、橡胶制品不适用于这种方法。灭菌后的器械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再次污染。

(表格)高温灭菌法

灭菌参数温度(℃)  最短灭菌时间(min)  相对压力(kPa)

121                 15                 103.6

132                 4                  185.4

134                 3                  202.8

2.低温灭菌法

对于一些不能耐受高温的器械,如某些光纤器械、内窥镜、塑料制品等,可以采用低温灭菌方法,环氧乙烷灭菌是常见的低温灭菌法,通过气体作用杀灭微生物,但灭菌时间较长,通常需要8-12小时,灭菌后需要进行彻底的通风,去除残留的化学气体。

3.化学消毒法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通常采用高水平消毒法,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可以杀灭大多数细菌、病毒和真菌,但对细菌芽孢的效果有限,因此适用于不需要完全灭菌的器械。

四、口腔器械清洗与消毒的操作规范

为了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和消毒达到最佳效果,口腔医疗机构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

1.分类处理

将不同污染程度和材质的器械分类处理,高污染器械应优先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2.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清洗与消毒流程,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有序,包括预处理、清洗、消毒、灭菌、储存等步骤。

口腔器械的清洗是消毒和灭菌的前提,主要目的是去除血液、唾液和其他有机物。清洗过程包括初步处理、分类处理和具体清洗步骤。使用后的器械应尽快进行预处理,防止污物干涸。

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结构,将其分类后进行清洗。锋利器械需特别注意防刺伤。清洗时可采用手工清洗或超声波清洗,使用专用的软毛刷或超声波设备,确保清洁到每个缝隙和难以触及的部位。清洗后需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彻底冲洗,去除清洗剂残留,最后对器械进行彻底干燥,以防水分残留引起锈蚀。

清洗后的口腔器械需进行彻底消毒或灭菌,确保无菌状态。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高压灭菌和化学消毒。对于耐高温的金属器械,优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设定为121℃或134℃,灭菌时间为15—30分钟;而对于无法承受高温的器械,则可选择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或过氧化氢,按规定的消毒时间进行处理。

在灭菌前,器械应按用途进行分类包装并附上标识,注明灭菌日期与失效日期,确保灭菌后的器械能在无菌环境中储存。

五、口腔器械消毒中的常见误区

口腔器械消毒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可能影响消毒效果并增加感染风险。忽视清洗步骤是一个常见误区。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对未彻底清洗的器械进行消毒或灭菌,但残留的有机物(如血液、唾液)会干扰消毒剂的作用,导致灭菌不彻底。

消毒剂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如果消毒剂过度稀释或浸泡时间不够,可能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使用失效或过期的消毒剂也会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

消毒后的储存不当会导致再污染。灭菌后的器械如果未在无菌环境下保存,或者与未消毒的物品混合存放,可能在储存过程中被再次污染,降低灭菌效果。

忽视消毒器械的材质要求,有些器械材质无法耐受高温消毒,如果未正确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可能导致器械损坏或消毒无效。

这些误区需要在口腔医疗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消毒效果和患者安全。

结语

   口腔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清洗和消毒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并不断根据技术发展更新方法。掌握科学的清洗与消毒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廖叶清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口腔器械的正确清洗与消毒知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