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看人脸色”难以辨出老年贫血

发布时间:2024-10-14 阅读:75次 作者:张彩霞
单位及职务: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老龄化社会日益显著的今天,老年贫血作为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正影响着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年轻人相比,老年贫血的隐蔽性更强,症状往往不如年轻人那般明显,仅凭直观的脸色判断变得不可靠。许多老年人在贫血初期并未察觉到明显不适,直到症状加剧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深入探讨老年贫血的识别方法,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贫血的定义与分类

老年贫血是指老年人群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通常基于年龄和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界定,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30克/升,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克/升为贫血。老年贫血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上升,约10%—24%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老年贫血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及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老年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失血、饮食中铁摄入不足以及铁吸收障碍等,缺铁性贫血的典型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皮肤苍白等。慢性病性贫血主要由慢性疾病引起,包括慢性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引发的贫血常常伴随原发疾病的症状,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老年人群由于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包括叶酸缺乏性贫血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这类贫血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舌炎、皮肤干燥等。

二、为何只看脸色难以判断老年贫血

判断老年贫血仅凭脸色变化,是非常不准确的。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变得松弛,同时容易出现色素沉积,使脸色呈现黄褐色或暗沉色,这些变化往往会掩盖贫血引起的面色苍白,导致误判。不同的肤色在呈现贫血症状时有不同的表现,深肤色的个体即使贫血,脸色变化也不如浅肤色个体明显。化妆品的使用也可能遮盖脸色的真实变化,使面色看起来较为正常。光照条件的变化会影响面部的光线反射,进一步干扰观察者对脸色的判断。因此,单凭脸色变化难以准确判断老年贫血。

三、老年贫血的其他可能表现

老年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面色变化之外,还可能伴随一系列其他症状。这些症状有时比较隐匿,容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贫血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机体组织供氧不足。老年人往往表现为体力明显下降,容易感到疲劳和乏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如步行、爬楼梯,可能都会感觉吃力;随着贫血加重,老年人的耐力也会显著减退,日常活动的耐受能力下降。

贫血引起的慢性缺氧状态不仅影响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也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老年人可能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贫血还会引起情绪波动,老年人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变化,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通过增加心率来维持正常供血,老年人可能会感到心慌、心跳加速,因组织缺氧,也可能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特别是在体力活动后更为明显。头晕、头痛也是贫血常见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晕厥。

老年贫血还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问题。这些症状可能与贫血引起的胃肠道黏膜供血不足、消化功能减弱有关,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贫血和身体虚弱的恶性循环。贫血导致的慢性疲劳感常常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夜间难以入睡、易醒、睡眠浅等睡眠障碍是贫血患者常见的困扰。由于夜间休息不佳,白天疲劳感加重,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结束  老年贫血是一种隐蔽性较高的健康问题,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过程或其他慢性疾病,导致许多老年贫血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诊治。通过综合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贫血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彩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看人脸色”难以辨出老年贫血》,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