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什么是梅尼埃病

发布时间:2024-10-10 阅读:311次 作者:陈明理
单位及职务: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亲戚、熟人如果是因为头晕去看病,回来后经常会听到他们说自己得了梅尼埃病或者梅尼尔综合征。成为医生后,也会经常听到很多病友说自己之前头晕是得了梅尼埃病。那么到底什么是梅尼埃病,它又是如何诊断的呢?

   梅尼埃病不易确诊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的黄大叔,反复头晕发作有3年多,双耳逐渐出现听力下降。他辗转多个医院的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诊治,曾在一个三级甲等医院行内耳磁共振检查,提示迷路积水,但其出院诊断是脑供血不足,医生给了一些倍他司汀、银杏叶等促进前庭功能康复的药物。

   黄大叔的病迁延不愈,这让他非常焦虑,因为头晕症状一直未完全缓解,各个医院给出的诊断也各不相同。这次他来我院就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接待了他,仔细询问病史并阅读了他既往在外院的影像检查后,我初步得出了他应该是梅尼埃病的结论。

   在一些正规的医学书刊或报刊上,我们可以得知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其诊断标准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鸣、波动性听力下降,双耳胀闷感等。实际工作中,如果死板地照着书上的诊断标准,要诊断一个梅尼埃病就难了。

   梅尼埃病导致的听力下降不能恢复

   我个人觉得,梅尼埃病的诊断和很多脱髓鞘疾病或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样,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句至理名言叫“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梅尼埃病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第一次因为头晕来看病,即使其伴有听力下降,也是不能诊断为梅尼埃病的。我们都清楚,突聋和前庭性偏头痛也会引起听力下降,但是经过治疗,头晕好转后,前庭性偏头痛或突聋引起的听力下降往往可以自然恢复正常。而梅尼埃病则不然,它的听力下降往往不能恢复,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反复头晕次数的增加,听力下降会逐渐加重。

   这恰恰提示我们,如果考虑梅尼埃病,患者头晕发作伴有听力下降时,一定要遵循发病原因进行干预治疗,梅尼埃病是个前庭迷路积水的疾病,急性期适当应用利尿药物促进迷路积水的消退往往有一定疗效。另外,如果患者头晕伴有明显听力下降时,可按照突聋给予激素对症治疗,尽量保护患者听力。

   检验梅尼埃病的便捷方法

   那么,除了用时间来检验患者的头晕到底是不是梅尼埃病之外,还有其他便捷的方法吗?当然有。比如,我们可以给头晕患者完善纯音测听检查来了解患者听力损害的情况,若患者听力损害早期为波动性的中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为主,而随着眩晕的反复发作,听力损害逐渐加重,那梅尼埃病可能性就非常大。还有就是像前文提及的黄大叔一样,做一个磁共振内耳钆造影,了解内耳膜迷路是否有积水,可间接推断是否是梅尼埃病。

   如何治疗梅尼埃病

   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都知道梅尼埃病虽然是个反复发作的良性眩晕性疾病,但是反复头晕也会引起听力下降,从而致残,所以它的诊断至关重要。那么,遇到急性期的梅尼埃病患者,我们怎样才能给予比较规范的诊治呢?我觉得,第一次住院眩晕的病人如果考虑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一定要进行完善纯音测听检查和磁共振内耳钆造影检查,有条件的可进行耳蜗电图、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等检查辅助诊断。我们现在临床上针对前庭周围性眩晕是一般是用倍他司汀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法舒地尔、东莨菪碱等改善内耳和周围前庭血液循环的药物,针对梅尼埃病,我们还可以短期加一些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强龙)或者利尿药(袢利尿剂呋塞米),目的是促进膜迷路水肿的消退或者减轻听力残障。当然,应用激素和利尿药时,因注意护胃、补钾(防止电解质紊乱)和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总之,梅尼埃病在眩晕的疾病谱中确实不少见,早期诊断以及正确治疗对患者都非常重要。临床上,我们除了针对眩晕病人使用活血的改善循环的药物外,还会针对性地应用激素或利尿剂,尽量延缓患者听力下降。当然,一些外科手术,如内淋巴减压分流手术、三个瓣膜管的填塞术、前庭神经切断术和迷路切除术,目前也应用于梅尼埃病的治疗,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不错的疗效。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陈明理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什么是梅尼埃病》,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