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下肢静脉血栓来时静悄悄

发布时间:2023-10-16 阅读:423次 作者:范焕焕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如果一侧肢体突然肿胀,行走时加剧,或站立时有局部沉重感,要考虑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

    大部分人可能对下肢静脉血栓不太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其实是一种周围血管病变症状,在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患者中常见。轻者会出现色素沉着、患肢肿胀,重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烂、劳动力丧失,甚至引发肺栓塞造成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有三大类,分别是静脉血液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的损伤。其中,静脉血液滞缓主要是因为久病卧床、长时间静坐、骨折或外伤等,导致血流缓慢瘀滞,从而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血液高凝状态主要发生在肥胖者、老年人、肿瘤患者、大量失血者等群体中,主要是由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静脉壁损伤主要是指因静脉壁受外伤,如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等引发损伤,也是诱导静脉发生血栓的重要因素。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被喻为“沉默杀手”。想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不要长时间地久坐或站立,那样很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液的循环不畅。建议在坐立1小时后起身走动一下,踢踢腿伸伸胳膊,多做腿部按摩。久站后可踮踮脚后跟,做一些下肢屈伸运动,通过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来增加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促使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

    穿紧身衣服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尽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尤其是在长途旅游时。

    体内若是有充足的水分,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日常要勤喝水,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应及时补充水分。

    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范焕焕)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范焕焕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下肢静脉血栓来时静悄悄》,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