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防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后这样自救

发布时间:2023-10-12 阅读:473次 作者:初礼巍
单位及职务: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

    艾滋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病”,近几年,我国各地关于“老年人艾滋病病例增多”的新闻报道时有所见。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指的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一种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表现为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在病情发展到晚期,还会继发多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病。

    假如怀疑自己感染了HIV或者有高风险性的性行为,想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艾滋病(AIDS),要怎么做呢?一般的做法是去二甲或三甲医院的感染科或皮肤科做HIV病毒抗体的检查。如果HIV病毒抗体初筛呈阳性或者“HIV感染待确定”,则需要做进一步补充试验,也就是将HIV病毒抗体送到当地的疾控中心或防疫站进行确认试验,可以确诊是否是HIV感染。

    为什么需要检测  不安全的性生活有被HIV感染的风险。很多感染者因为没有进行及时检查,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了,也就无法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而且还可能会导致伴侣感染。及时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地判断出自己有没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早发现,就越能尽快进行阻断,比如使用避孕套、做抗病毒治疗等。及时检测也可保护自己的性伙伴,防止艾滋病进一步蔓延。

    什么时候检测  HIV感染后,并不能立即发现有没有被感染,它存在一个检验的窗口期,也就是从HIV感染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到抗体或者核酸的这一段时间。抗体检测的窗口期通常是4—6周,而核酸检测的窗口期是1—4周。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测手段为血清学检验。推荐有高风险性行为的人群,在发生高风险的性行为4周后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为阴性,需要等待第8、12周的时间再次检查。通常,只要在12周内没有再次出现高风险的性行为,且没有检出抗体,就能排除HIV感染。

    要知道,在窗口期,虽然没有发现抗体,但是病毒已经在人体内进行了复制,并与病毒一样具有感染性。所以,如果是在这个时期有性生活,最好戴避孕套。那些以前有过高风险的、还没有接受测试的人,应当尽早接受测试。

    化验呈阳性该如何处理  如果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迅速去当地的疾控中心或大型三甲医院就诊,专业的咨询和心理援助是免费的、保密的。在全国范围内,所有市(县)一级均设有定点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

    建议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自己的性伙伴感染,告知性伙伴及时去做检查。不用担心自己生病了会被其他人发现,因为病人的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化验结果为阴性如何处理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处于观察期内,建议三个月后重新检测,这段时间不发生高风险的行为。如果后续检测也没有出现抗体,那就可以排除HIV感染,意味着这一次的高风险行为没有引起感染。建议平时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在性生活时一定要戴避孕套。

    高危行为发生后的预防性药物治疗  在发生高风险性行为后,怎样进行紧急自救?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类似于“紧急避孕”的艾滋病阻断剂,不过,该药服用时机非常重要,越早服用越好。

    推荐在接触高危性伴侣后的72小时内使用阻断剂,最好是在1—2小时内使用。72小时后使用,免疫效果下降。必要时,可到当地的疾控中心或HIV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就诊。特别提示:虽然阻断剂可以极大地减少由高危行为引起的HIV感染的危险,但是它必须持续使用28天,成本较高,并且并非百分百有效,并不能替代当前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AIDS预防手段(如戴避孕套),应尽可能地避开高危行为。

    总之,如果还是不能肯定,可以在三个月后再做一次检查,两次检查结果都是一样的阴性,通常都是没有问题的。若为阳性,应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或疾控中心做艾滋病抗体、核酸、病毒量检测、CD4细胞数等检查。倡导老年人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  初礼巍)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 初礼巍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防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后这样自救》,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