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婴幼儿、儿童,还是青年人、成年人以及老年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日常生活中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而各种疾病的治疗大都离不开药物。为了能够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各种药剂类型的正确服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各种常用药物。
1.正确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康复的重要手段,正确选择并安全地使用各种药物,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药用原理以及副作用,若使用方式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甚至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正确、安全的用药则能够最大程度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其身体健康。在用药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药师的专业意见,坚持个性化用药的原则,引起对各种注意事项的重视,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在用药期间,还要密切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情况,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在服用非处方药物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避免使用方式不当或者过量使用,不仅难以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引起各种不良事件。
2.常见药剂类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掌握各种药剂类型的使用方法,可以促使药效最大化发挥,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以下将对常见药剂类型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
2.1 口含片
含在嘴里不可嚼碎,时间越长越好。药物含服完半小时内,不可进食喝水。
2.2 舌下片
将其放在舌头下面,不可吞服,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药效。
2.3 包衣片
切勿把药掰开、嚼破或研磨成粉末口服,以防因外衣被损伤而造成药液过早释放,不但影响疗效,还会对胃黏膜产生影响。
2.4 泡腾片
取适量温水将其进行溶解,充分溶解后再口服饮用,以避免直接服用时会因口、胃肠道排出大量空气而对黏膜产生伤害。
2.5 缓/控释片
整片吞服,不可研磨、掰开、嚼碎,以免药物大量释放,甚至还可能会增加毒副作用。即使药物能够掰开服用,也要沿着刻痕掰开,不可随意。
2.6 胶囊剂
直接服用,不可以将胶囊拆开,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刺激。软胶囊可剪开胶囊,挤出药物服用。
2.7 颗粒剂
颗粒可以直接吞服,也可将其冲入温水溶解后口服。注意保存时要干燥痛风,以免潮解。
2.8 混悬剂
使用前应充分摇匀,保证药效。
2.9 干混悬剂
细小粉末可用水冲泡服用,瓶装干混悬剂需将整瓶进行冲泡,取适量溶液服用,当剩余溶液放于冰箱保存,且每次使用前将其摇匀。
2.10 眼药水
存放时保持瓶盖朝上或者平放,不可瓶盖朝下。使用时将双手洗净,下拉眼皮,当一滴眼药水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滴入过多眼药水可能会增加副作用。滴入完成后,用手指按压内眼角两分钟左右,以免药液进入鼻腔。
2.11 滴耳液
洗净双手,用湿纸巾将耳内脓液清除,保持耳道干净干燥。将头歪向一侧,滴入规定滴数,用手指对耳屏按压,保持5分钟歪头姿势保证药物吸收。
2.12 干粉吸入
两手分别握住外壳和拇指柄,把吸口对准嘴巴并置于口腔,以均匀、深深地的吸气药物,并保持屏气十秒左右。每次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并注意不可经鼻吸入。
2.13 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
使用前将其摇匀,头略微后仰并缓慢呼气,将吸口放入口中并按压吸入器使药物释出,并配合深吸气,屏气10秒钟左右让药物到达下气道。使用后及时清水漱口,去除药物残留。
3.口服药物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口服药物时还需注意不可干吞药片,这是因为干吞药片不仅药物起效,还会给身体造成其他的危害。干吞药片易导致药片长时间滞留于咽喉、食管等部位,无法顺利、快速到达肠胃道,而不利于药效被身体吸收,因此起效时间也会更慢、药效也会下降。同时饮水不足,还会使某些药物的排泄受到影响,而对肾脏造成损伤。若药片粘黏于食管,尤其是某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会损伤食管引起疼痛、灼烧等不适,甚至还会诱发食管炎、食管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