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医院中,有一个科室虽然不常被患者直接接触到,却对疾病的确诊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病理科。需要做重要手术的患者,尤其是癌症病患,与病理科密切相关,因为手术所需要的重要报告要从病理科获得。那么,患者在手术期间切下来的组织,到最后病理报告结果出来,这期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病理诊断是什么
病理诊断直接关系到疾病的判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所以大部分疾病已经将病理诊断作为病情判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需要通过内镜活检、手术切除和穿刺等方式,获取人体内部分组织与细胞,再经过化学处理,制作成病理切片,病理医师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结构和形态。最后在实验室经过特殊检测,分析出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病症变化并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现阶段已有医院病理科开展了多种病理检查方式,如常规病理诊断、特殊染色、细胞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2.病理科怎么诊断病症
(1)病理科送检的材料是各个脏器需要活检或手术切除的标本,也有可能是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如皮肤活检、各种肿块穿刺活检、手术切除下来的肿瘤标本等。总之,为了防止漏诊,不管手术所切除的大小组织制作成标本都需做病理检查。
(2)病理科将送检的各类标本通过技术处理,再经过长时间制作成病理切片,并在显微镜下放大40—400倍进行观察分析。这一阶段不能用仪器代替,也不能智能化。
(3)病理报告要先说明疾病的病变性质,若是肿瘤要分类为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不是肿瘤则要说明患者的身体状况。最后,从肿瘤的恶性程度、病变范围、预后以及治疗用药方面给予详细分析。
3.手术切下来的组织怎么处理
首先,手术期间的人体组织包括生育时的胎盘、阑尾炎手术切下来的阑尾、肾结石中的结石等,这些切来的组织能否由患者保留,还要确定它是否属于不容易腐蚀的钙化物质,或有特殊功能的物质。阑尾组织可以由患者带走,但是离开人体后就会出现腐烂的现象,所以最好留在医院处理。能带走的组织前提是不能出现病变,如已钙化的智齿与结石、胎盘、骨科手术取出的锁定钉等。若是患者执意要带回,需要经过医院同意,并走完相关流程才能带走,而且必须保证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实际上,能被带回的组织极少,大多数还是存在病变,或是已经有病变趋势的组织。
其次,手术时切除的组织即使不能被领走,医院也不能随意处理。因为这些物质还可以再利用,医院会送去病理科,进行化验鉴定,制成切片,观察人体组织的病变性质,并做进一步的诊断。这些组织可能来自肠道、甲状腺或是肺部等。为了防止肉腐烂,细胞自溶,病理医生会先将有诊断价值的肉切下来浸泡在福尔马林中12小时。由于肉本身所含的水分不同,切下来的肉需要经过脱水、封蜡,让肉变小变硬,便于切割成片,此时生成的片被称为白片。接下来根据情况将对其细胞染色封片,以便于观察到细胞的枝叶末节。医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判断手术切除是否干净,患者体内是否还残留肿瘤组织等,结合多种诊断给出病理报告。诊断结果出来后,切片会在病理科保留半个月,若是患者对病理诊断无异议,医院会在之后将切片保存30年。
最后,大部分切除下来的组织没有活检和留存的价值,会被送去火化处理。这些组织通常分为病理性和感染性废物,主要是一些废弃的器官组织和有传染病患者的身体组织。病理性的组织只需要火化处理即可,感染性组织要经过压力蒸汽灭菌消毒之后才能焚化。
结语 有关病理科疾病诊断以及手术切除组织的处理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相信大家对于病理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要注意的是,对于手术切除的组织,医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合理的处置,尤其是有感染性的物质,个人一定不可随意处理,以免给周围人群造成感染或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