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小中风能惹出大麻烦

发布时间:2023-07-27 阅读:408次 作者:夏健
单位及职务: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55岁、伴有高血压和脑出血病史的陈女士,由于高温天气下饮用冰镇饮料,过后引发胃肠炎,呕吐腹泻伴有头晕、水分脱失严重,送医后诊断为脑供血不足,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小中风”。在中风之前,很多患者可能会经历过一次小中风,那么,小中风又是什么呢?

    小中风常反复发生

    小中风又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是指短暂性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症状突起又迅即消失,发作持续数分钟,病人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正常,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不留任何后遗症。小中风常常反复发生,多则每日数次,少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发作一次。与中风相比,小中风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并不明显。由于小中风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暂,而且不遗留任何后遗症,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患者小中风发作,如未经适当的治疗而任其发展,有1/3的患者发展为缺血性中风,有1/3的患者反复出现脑缺血症状,亦有1/3的患者可能自行缓解。

    症状表现多样化

    小中风好发于50—75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其病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研究发现天冷时候小中风发病率明显升高。

    小中风常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如上肢无法抬举,无法拿东西,行走时下肢拖曳,上楼梯困难,偏身麻木,冷热疼痛感觉减退等;言语不清、口齿不清、说话结巴、声音嘶哑等;口角歪斜,吃饭漏饭,流口水;头晕呈昏昏沉沉或天旋地转,行走左右摇晃或往一侧偏斜;视物不清,双眼一过性黑蒙(短时间内的眼前发黑)或视物重影,视野缺损等;突发认知障碍如不认识家人,答非所问,不能说出时间、地点等。

    早期识别很重要

    小中风发病后的2—7天内为中风的高风险期,研究表明,患者7天内的中风风险可高达10%。因此,早期预防及识别小中风至关重要。

    在生活中,要定期筛查并监测各类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房颤等心律失常,发现异常及时治疗;注意饮食,以低盐、低糖、低脂食物为主;保持规律作息,调整睡眠,加强锻炼;保持大便通畅;稳定情绪,避免长时间熬夜;戒烟、戒酒,避免吸入二手烟;户外活动时注意保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夏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夏健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小中风能惹出大麻烦》,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07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