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骨髓瘤:隐藏在骨髓中的“伪装者”

发布时间:2024-05-13 阅读:573次 作者:崔桂荣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往往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贫血、肾脏损伤或是泌尿系统感染等一些常见疾病。但有一种名为“骨髓瘤”的疾病,症状和这些病症极为相似,作为一名狡猾的“伪装者”,它常常被人忽略,误诊率甚至可高达50%。那么到底什么是骨髓瘤呢?

   1.什么是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属于浆细胞肿瘤的一种,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浆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制造抗体来对抗感染。然而这些细胞在骨髓中发生恶变,会出现异常增殖,导致骨髓瘤的形成。该病往往会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同时或相继发生。骨髓瘤的主要特征是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这些骨髓瘤细胞会直接浸润组织、器官及其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或并发症。

   2.骨髓瘤的症状

   (1)骨骼损害

   骨痛为主要表现,腰骶部最多见,其次为胸背部、肋骨和下肢骨骼。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性的骨痛。骨质破坏多发生于头颅、骨盆、胸肋骨等扁平骨及椎体等部位,活动或扭伤后剧痛者有自发性骨折的可能。单个骨骼损害称为孤立性浆细胞瘤。

   (2)感染

   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

   (3)贫血和出血

   90%以上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早期患者可能只是轻度贫血,但到后期贫血会变得更加严重。出血以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紫癜多见。

   (4)高钙血症

   可表现为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或便秘等。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再吸收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钙的清除能力下降。

   (5)肾功能损害

   蛋白尿、管型尿和急、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因脱水、感染、静脉肾盂造影等引起。

   (6)高黏滞综合征

   血清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可使血液黏滞性过高,引起血流缓慢、组织淤血和缺氧。在视网膜、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尤为显著。表现为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7)淀粉样变性和雷诺现象

   少数患者可发生淀粉样变性,常见舌、腮腺肿大,心脏扩大,腹泻或便秘,皮肤苔藓样变,外周神经病变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如 M 蛋白为冷球蛋白,则引起雷诺现象(手指冷变白、变紫、疼痛等)。

   (8)髓外浸润

   ①器官肿大,如淋巴结、肾、肝和脾肿大。②神经损害:胸、腰椎破坏压迫脊髓所致截瘫较常见,其次为神经根受累,脑神经瘫痪较少见;若出现多发性神经病变,则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远端感觉和运动障碍。③髓外浆细胞瘤:孤立性病变位于口腔及呼吸道等软组织中。④浆细胞白血病:系骨髓瘤细胞浸润外周血所致,浆细胞超过2.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时即可诊断,其症状和治疗同其他急性白血病。

   3.骨髓瘤的治疗

   (1)化疗:化疗主要是通过给予患者特定的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在骨髓瘤的治疗中,化疗药物通常是经静脉给药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大部分组织和器官,作用于骨髓瘤中的恶性浆细胞。化疗可以采取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两种方法。前者是将两种或多种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癌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适用于广泛期患者或是复发难治疗的患者。后者则是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干细胞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缓解率,改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事件生存率,是适合移植患者的标准治疗。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可在年轻患者中进行,常用于难治复发患者。

   (3)对症治疗:贫血可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严重可输注红细胞加强支持。对骨质破坏的患者,可给予二膦酸盐制剂治疗改善症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避免或减少肾损伤药物的应用,有肾衰竭者,应积极透析;血浆置换可用于有症状的高黏滞综合征患者。若出现感染症状应用抗生素治疗。

   (4)手术治疗:孤立性骨髓瘤可手术切除,腰椎骨折患者也可以行手术治疗,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身体状况不同,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结语  骨髓瘤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异,通过了解骨髓瘤的定义、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该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加强对骨髓瘤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 崔桂荣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骨髓瘤:隐藏在骨髓中的“伪装者”》,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