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中医针灸治疗疑难病有优势

发布时间:2024-01-25 阅读:373次 作者:王全磊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在中医领域中,针灸是不得不提的一种治疗方式。所谓针灸,是使用艾灸和针刺的方式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以此将人体的抗病潜能激发出来,使得人体免疫机能得到提高,强化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而实现疾病治疗以及身体健康保障等目的。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针灸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针灸究竟有哪些作用和优势?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和分析。

   针灸治疗的原理

   中医理论强调,人体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系统,它既不同于脉道,也不同于神经,但负责着运行气血的功能。这个系统就像一张密集的网络,贯穿全身,将五脏六腑、四肢百节及官窍等联系起来,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机体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时,都可能在经络上产生相应的反应。

   在针灸或艾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在经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敏感点,即穴位上施加能量刺激,使患者产生“得气”的感觉,从而重新畅通阻塞的经络,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反馈到病变部位。这种刺激可以调整气的运行,改善局部的血供,进而使人体功能趋于正常,疾病得以治愈。

   针灸治疗的作用

   通常来讲,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阴阳调和:中医讲究阴阳调和,一旦阴阳失衡,人体就会出问题。而针灸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治疗方式,来使机体从原来的阴阳失衡状态逐渐转变成阴阳平衡的状态。针对各种疾病而言,导致其病发的机理是很复杂的,但是从整体上也可将其汇总为阴阳失衡。针灸的作用就是基于经络的阴阳属性,配合经穴针刺的方式来实现整体的阴阳调和。

   疏通经络:气血阻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肿胀、疼痛、瘀斑及麻木等临床症状。通过针灸治疗方式的运用,利用针刺手法来将针刺入到相应的穴位上,这样就可以疏通原本瘀堵的经络,使其恢复畅通,进而使气血的正常运行得以恢复。

   针灸治疗的优势

   针灸是现阶段中医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在中医临床上,在针灸之前需要先通过中医诊疗方式来对病因进行诊断,明确病因,找出造成疾病发生的因素,并对疾病的性质进行判定,最后按照配穴处方来进行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治疗,可以调节机体气血、疏通机体经络,使得机体的阴阳得以调和,进而实现疾病治疗以及预防的目的。具体来说,在实际使用中,针灸治疗主要具备如下优势。

   激发正气,实现自我调节:针灸是通过穴位刺激、疏通经络等方式,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以及机体活动等,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具备较为明显的疾病治疗效果,可以使身体机能快速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后,进而能达到镇痛、镇静等作用。

   起效快捷,适应证广:针灸可以治疗和预防儿科、五官科、内科、妇科以及外科的多种疾病,整体的操作方式比较简便。此外,在临床上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时,除了可将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外,还可将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对疾病展开治疗。

   无毒性,作用安全:针灸是通过刺激机体来调节机体,以此来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所以不会产生毒性,造成的副作用也比较小,整体上安全可靠。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就针灸疗法而言,其虽然具备良好的作用以及治疗优势,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针灸治疗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或医疗场所。

   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于饥饿或是疲劳的患者,不宜采取针灸疗法。

   对于机体老弱的患者,在针刺时应尽可能采取卧位,并且取穴应该要少一些,手法也应轻一些。

   对于皮肤上存在溃疡、感染等问题的位置不应该进行针刺。对于孕妇,在针灸治疗时手法要轻一些,不要对容易造成宫缩的穴位进行针灸。

   糖尿病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皮肤感染、溃疡和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消瘦人群行针灸治疗时,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扎针时的感觉,防止因扎得过深,伤及内脏。

   在针灸之后不要洗澡,也不要吹冷风,避免寒湿邪气入体。

   在针灸之后要控制饮食,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对针灸的治疗功效造成不良影响。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 王全磊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中医针灸治疗疑难病有优势》,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