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国内热点】导读: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因此即便忘记携带实体社保卡,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办理相关业务
用电子社保卡在手机端查询信息、办理业务时,借助在线认证、密码验证、人脸识别、风险控制等多种认证方式,能够确保“是我办事”“是我查询”,不用担心被冒用、盗刷和信息泄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23日,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已在26个省份、230座城市签发。目前,已有58款APP可向群众提供电子社保卡申领服务,电子社保卡已累计领取300万张。电子社保卡线上线下的互通,标志着社保卡多元化服务生态圈正在孕育形成。
“电子社保卡是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表示。
2018年4月22日,第一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落地青岛。随后,电子社保卡呈现迅速普及趋势。丽水、福州、新余、九江、广州、南宁、海口、成都等多地群众陆续申领到电子社保卡。
据介绍,电子社保卡目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手机端显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用于信息系统识别人员身份、缴费结算、办理业务;二是手机端显示的与实体卡一致的电子社保卡信息,用于人工核对并办理业务。
把社保卡“放进”手机,操作程序并不复杂。“可以从支付宝里点击‘城市服务’,选择所在城市,‘刷脸’认证后就能用了。”成都市某公司职工王女士说。
由于电子社保卡是以实体社保卡为基础,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因此即便忘记携带实体社保卡,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办理相关业务。江西首张电子社保卡持卡人李英子说,电子社保卡与实体社保卡关联,原先需要上门排队查询、办理的事项,现在通过手机就能轻松办妥。
不仅如此,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持续培育和拓展应用场景,部分先行地区通过多项民生服务精准发力,让这张无形之卡发挥出了更大的能量。据介绍,电子社保卡应用将对照人社部社保卡102项应用服务目录,在实体社保卡应用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电子社保卡身份认证、缴费结算、业务办理的重要作用。
例如,南宁市将电子社保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持卡人仅需提供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即可完成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市民公共场所的身份认证;宁夏结合电子社保卡开展医保移动支付相关业务,持卡人在药店展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便可就医购药;青岛市把电子社保卡与志愿者服务时间管理相结合,推出“电子时间银行”,为志愿者提供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和通存通兑功能。此外,不少城市通过电子社保卡开通了就医服务功能,在就医时出示手机端电子社保卡,看病后不用排队就可直接线上缴费支付。
申领快速、使用便捷,是广大城乡居民青睐电子社保卡的理由,同时电子社保卡是否安全可靠,也让群众倍加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