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病人在经过集中的药物治疗或者物理治疗之后,同样重要的恢复阶段一般需要在家庭中进行。康复阶段关系到病人日后的恢复情况,在康复训练进行好的情况下,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脑血栓康复训练方法适宜在家中进行,训练计划一般采取卧、坐、行三个阶段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脑血栓康复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脑血栓康复训练第一阶段
一般在发病1个月内,以卧床为主,根据患者瘫痪在床的情况,首先采用仰卧位康复训练,要求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干扰,使患者情绪稳定,全身放松,运用传统医学推拿手法,做患侧肢体关节被动运动,依次对肩、肘、手腕、髋、膝、足踝关节进行内外及环形推拿,力度中等。并交替选用头部的百会、四神聪、风池、哑门、人中、承浆、地仓、颊车、上肢的曲泽、尺泽、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后溪、劳宫,下肢的伏兔、血海、膝眼、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进行经穴按压,每日2次,每次30~40min。同时帮助患者做侧体活动。
脑血栓康复训练方法第二阶段
采用端坐位为主的训练方法,根据第一阶段的训练情况,着重做好两个加强;加强对患侧肢体的推拿力度,加强患者自主的侧身活动。(可在床边固定拉手或拉一结实环形软绳,由患者用健侧肢体帮助进行)前者由医务人员操作(也可由经过训练患者家属操作),后者主要靠患者自身训练。为防止意外发生,一定要有他人在旁看护,每日2次,每次30min,并可根据患者的体力可增加到45min。并要求患者尽早站立,平衡身躯。上肢做抬举伸屈运动,下肢做抬腿下蹲运动。并增用针灸治疗来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针刺穴位为: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井、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环跳、三阴交、昆仑诸穴。
脑血栓康复训练方法第三阶段
以行走为主的锻炼方法,患者有行走意识的时候,即予进行行走训练,初期患者可依靠外部支撑力在室内行走,有意识地抬高患肢,做上阶和跨越运动,以后慢慢移至室外行走,逐渐调整身体平衡,减少支撑物的依赖性,直至抛弃支撑物,训练时间每次不得少于30min,根据患者体力逐渐延长训练时间,每次最好能在1h以上。并且要求患者进一步地锻炼上肢手臂及手掌的灵活性,办法是将玻璃球或大核桃置于手掌中随时抓握,旋转,并用餐具自主进餐,以及其他各种训练来加强患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继续需再加强推拿力度,针灸可采取中强刺激,每周不得少于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