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网 古代军事家]章邯后来为什么不投降刘邦:章邯,秦末著名将领,秦帝国的最后一个名将。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汉王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章邯后来为什么不投降刘邦
章邯后来为什么不投降刘邦
公元前208年冬天,当年起义的陈胜派周章等将领率军几十万攻击前进到了戏水(函谷关边上),二世胡亥大为震惊,此刻拱卫秦帝国的两大重兵集团都不在,北集团自蒙恬被杀后,交予王离统帅,但是军心不在,趋于瓦解。南集团远在南方未归(南方兵团直到秦灭亡都未归,甚至到了汉建立也未归,在赵陀的引领下,他们完全背叛了秦帝国,自建南越国,直到汉武帝时才结束了南面割据)。
转眼之间,昔日雄风无匹的大秦就到了灭亡的边缘。少府章邯最后时刻挺身而出,率领骊山囚徒和奴隶70万众,大败周章的联军,之后连续追击,大破渑池,全歼了周章主力。之后深谙兵贵神速的章邯,继续进击,在熬仓大败田臧,攻陷重镇荥阳。之后屡战皆败的陈胜军被逼迫遁走至城父,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庄贾所杀,开城降秦。至此在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内,章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平定了陈胜起义。
之后,章邯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征讨诸侯旧贵族的战争。此时的章邯军得到了秦王朝全力的支持,得到了补给和增援的章邯军在定陶大败楚军,楚军名将项梁战死。楚军的惨败给了北方各反叛诸侯以沉重打击,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战败。章邯以一己之力几乎削平了黄河以南的所有的有威胁的势力。
于是他渡过黄河开始攻打赵地,大破赵军,跟王离军(北方军团剩余的主力终于姗姗来迟)一起围困赵王歇于巨鹿。转眼之间,风雨飘摇的秦帝国似乎迎来了复兴的曙光,战场的局势由于章邯的努力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黄河以南的割据势力只剩下楚国,而黄河以北的赵国被平定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此刻意气风发的章邯不知道的是他的杰出表现只是衬托另一个伟大人物的作料而已。在那颗巨星面前,章邯的光辉也只能是秦帝国最后的落日余晖了。
巨鹿围困战的战局,以楚军援军6万的突然到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王离所率领的20万北方军团主力,秦末最伟大的神将项羽,以无可匹敌的气概和战斗力打出了秦末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战,全歼北方军团主力于巨鹿,巨鹿之围顿时解除。巨鹿之战震动华夏,完全改变了战场的形式,联军士气大振,从此以项羽马首是瞻,秦军主力遭到了沉重打击,北方军团的全灭使得章邯的军队成为秦军最后的壁垒,败退下来的秦军被章邯带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帝国最后的名将来到了他一生最痛苦和纠结的时刻。对外,在战力和气势上,秦军完全被楚霸王的神威所压倒,正面作战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而秦国内部则是朝政更加动荡,赵高完全把持了秦国大小事务,在他不信任的目光下,秦二世也开始不断的派人责备章邯军事上的退却。
史书记载,此刻长史司马欣和大将陈余都给章邯分析:若果打赢,赵高必然嫉恨加害,蒙恬就是前车之鉴。如果再败,肯定会被赵高和秦二世联手当做替罪羊,承担兵败责任,灭族难免。与其如此,不如投靠项羽联军,一起灭秦。保命之余还有封侯的机会。
失去了胜利信念的章邯率剩余的二十万秦军投降,缔结盟约,在秦帝国的死亡判决书上签了字。项羽灭秦后,章邯被封为雍王。
网友杂谈:
章邯当年投降项羽,是因为秦朝对不起他。虽然项羽杀了章邯部下20万,但项羽对他个人来说还是很厚待。毕竟章邯是项羽杀叔的仇人,项羽不仅不杀他还封他为王。这已经是再造之恩了。
而章邯不投降刘邦是因为不想背负叛臣之名。章邯叛秦还可以说秦王昏庸,使臣子报国无门,君有负于臣。如果在背叛项羽则是臣有负于君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