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骨科手术术后护理

发布时间:2024-01-11 阅读:716次 作者:王白白
单位及职务: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骨科手术后并不是说明疾病已经完全康复,术后需要注意很多事情,比如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康复等。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骨科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

   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进食流质,慢慢过渡到半流质或普食,臂丛麻醉术后4小时进食。饮食宜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糖尿病患者严格糖尿病饮食,注意血糖变化。

   2.体位

   全麻术后病人在未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四肢手术后,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病人也应抬高患肢,其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石膏未干前,避免移动肢体,且勿用手托起石膏,以免由于石膏凹陷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术后4小时开始翻身与按摩,以后每2—3小时重复1次,以预防压疮。

   3.护理

   出现肢体剧痛、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松动,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保持伤口敷料周围皮肤清洁。

   4.并发症的处理

   骨科手术切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若出现大出血,切勿惊慌失措,告诉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疼痛一般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以后慢慢缓解,酌情告诉医护人员适当应用止痛剂。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时,多与麻醉及术中牵拉神经组织有关。用听流水声、热敷并按摩膀胱区等办法诱导排尿,若不能排尿是由于体位不适者,可征得医护人员许可坐起或站起排尿,小儿则由家长抱起排尿。若仍不能排尿可由医护人员进行导尿。

   5.功能锻炼

   (1)功能锻炼早期

   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肿胀和稳定骨折。功能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基础上,患肢肌肉做有节律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常说的用力绷紧和放松,来预防肌肉的萎缩或粘连。

   (2)功能锻炼的中期

   临床愈合。伤肢肿胀逐渐消失,疼痛缓解,骨折断端出现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稳定。此期除继续进行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医护人员和健肢的帮助指导下,逐渐恢复骨折的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功能活动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减少功能障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同时,应配合理疗方法达到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3)功能锻炼的后期

   也就是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多数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功能萎缩等功能障碍。因此,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加强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正常力量。注意全身功能训练的协调性以及步态训练。同时结合训练目的和病情变化配合理疗方法。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王白白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骨科手术术后护理》,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