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环境中,患者的就医体验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患者体验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全方位感受,在当前的医疗服务环境中,患者就医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施的硬件水平、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诊疗流程的便捷性,以及医疗费用的公正性等。患者满意度是患者体验的一个维度,是了解患者就医体验的最主要工具,给予了患者最大的权利和自由,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因此,我院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研提举措,压实责任,多举措推进各项惠民利民措施,持续优化医院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1.建立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医保业务、预约诊疗、健康咨询、各类证明材料盖章等业务,避免患者来回跑动。
2.设立“预约诊疗服务岗”,落实预约诊疗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分时段、中长期预约诊疗以及医技检查集中预约。目前我院已实现现场、电话、自助机、微信公众号、智慧医院、网络、手机App、医生工作站预约和社区预约等多平台、多方式的预约诊疗服务。
3.落实军人依法优先、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及其他优诊相关举措,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缴费、检查、取药、住院等就医便利服务。
4.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实现门诊就诊“一人一诊室”,各诊区设有分诊导诊台,保持良好就诊秩序。
5.开设药学门诊,由具有药学专业技术优势的药师给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调整、用药计划、用药教育、随访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
6.开发“院内导航”神器,将医院挂号、收费、门诊、药房和各类便民设施的具体位置“搬”到了手机上,分楼层展示,支持搜索并自动规划路线。
7.新增共享轮椅便民服务设施。通过智能化租赁服务,不仅解决了患者对轮椅的需求和购买成本过大之间的矛盾,还简化租还手续,延长服务时间,减少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量。
8.开设“病案邮寄”功能,患者和家属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手机操作提交申请,就能将病案轻松邮寄到家。
9.建立多样化便捷付费结算方式,推行出院床旁结算和线上医保移动支付,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就医垫支、报销跑腿”负担。
10.优化出院患者取药流程。自2023年4月19日起,将患者到住院药房窗口排队取药改为由住院部药房根据医嘱调配、打包后通过物流直接送至科室,避免患者排队等候、来回跑动。
11.落实检查检验结果同级互认。2023年我院开展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共1479人次,其中实验室检查242人次,影像学检查1237人次。
12.推行“日间手术”诊疗模式。2023年6月起我院对实施日间手术科室采取鼓励政策,不断提高日间手术开展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13.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大力推广互联网线上医疗服务。目前,我院互联网智慧医院平台已推出线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在线诊疗、医技检查预约诊疗、门诊缴费、住院缴费、住院清单查询、电子病历查询、报告查询、用药指导、病案邮寄、居家护理、慢病管理、长辈模式等多功能服务项目,切实落实老年人就医举措,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4.深化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2023年通过“广西安好护理”平台及“南宁云医院居家护理”平台完成1227次“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满意度99.8%。通过出院准备服务60余人次对接转入青秀区福利养老院、大塘养老服务中心,50余人次居家护理患者再次回院住院治疗,70余人次回院检查。
15.职工绿色出行,把车位让给患者。医院经过调研和征集职工意见,鼓励、引导职工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方式出行,并在外滩新城停车场租赁停车位作为职工及患者停车位,解决职工及患者停车难、停车贵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