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由于尿液中的晶体和有机物异常积聚形成。泌尿系结石可以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其中肾脏和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对于较大的结石或无法自行排出的结石,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泌尿系结石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介绍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以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术前往往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这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术前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同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2)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B超等,以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术前1天进行备皮,清洁手术区域皮肤,以预防术后感染。同时,应指导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止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刺激导致恶心、呕吐,进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了解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便在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术中护理
(1)患者准备: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手术部位正确。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并保持体位舒适。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时调整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应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面色,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术中配合: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患者体位或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操作。同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的患者,应加强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观察手术部位的敷料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放松等方法缓解疼痛,对于中度或重度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3)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禁食一段时间,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再到正常饮食。同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
(4)活动与锻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屈伸肢体等。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的康复。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活动与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
(5)预防感染:术后患者需接受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感染的知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6)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结语 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