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六问胃肠息肉

发布时间:2024-01-04 阅读:376次 作者:王军
单位及职务:邯郸市第一医院消化一科

胃肠道作为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受到生活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较的常见的就是胃肠道长息肉。对于胃肠道息肉,我们不能忽视。

1.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指高出于胃肠黏膜,向腔内生长的赘生物,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胃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

2.胃肠道息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胃肠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仅极少数较大的增生性息肉,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癌变。腺瘤性息肉更易引起癌变,癌变率约为5%—40%,息肉越大,癌变的概率也越大。但其也可预防,由于胃肠息肉在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不易被发现,故大于40岁患者建议常规行胃肠镜检查,如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欲减退、大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时,更应及时行胃肠镜检查。

3.发现了胃肠息肉该如何处理?  

内镜下摘除术,为处理胃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根据病灶大小分别有钳除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术、EMR术、ESD术等。

4.息肉切除术后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1)根据息肉大小术后禁食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开放饮食后至少保持清淡流质饮食3—5天。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力使腹压升高。

(3)密切关注大便情况及头晕、乏力情况,若有较大量血便或黑便及明显头晕、乏力,请及时就诊。

(4)注意追踪病理结果,必要时追加手术。

(5)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定期复查胃肠镜。

5.为什么切完息肉还会复发?  

息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虽然切除了它,但是我们的生活习惯没变,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息肉生长的土壤还在,还会生根发芽,死灰复燃。因此,患者在术后遵医嘱定期进行肠镜复查,非常重要。

6.影响因素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息肉切除术后易复发,使很多胃肠息肉患者深受困扰,息肉形成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果蔬摄入少、高脂饮食、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缺乏运动、便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等因素。由此而知,能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息肉形成的主要方法、方式有: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运动,低脂饮食,多进食果蔬,积极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控制肠道慢性炎症等。

邯郸市第一医院消化一科 王军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六问胃肠息肉》,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