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MRI)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得相当广泛。CT具有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可以提供没有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可进行不同平面的重建等优势。而MRI则对软组织和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检查优于CT。那么您知道吗?虽然CT和MRI在原理上和应用上存在着区别,但两者都可以进行增强扫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CT和MRI在增强扫描方面的知识。
1.CT的增强扫描
最基础的CT检查是平扫CT,患者直接躺在机器里接受检查即可。CT增强扫描是指在CT平扫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碘对比剂,使病灶与周围的正常组织之间产生密度差异,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范围和性质。
CT增强扫描可以分为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和双期或多期扫描等。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选择不同的注射流率、用量、延迟时间和扫描期相,CT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能力,特别是对血管性病变、肿瘤和感染等。
2.MRI增强扫描
MRI增强扫描同样是利用对比剂来提高组织之间的信号差异,它可以帮助发现和定性一些平扫难以显示的病变。其原理是通过对比剂改变组织中水质子的弛豫时间,反映在不同的加权像上,使图像的信号强度产生不同变化,但没有水的组织不能被强化,比如说骨质。
MRI增强扫描首先是能够提高信号病灶和小肿瘤的检出率,例如肝、脑、胰、脾、肾等实质脏器内的小病灶或实质性病灶。同时也能提高病变的定性诊断能力,根据病变增强的有无、程度和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MRI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一般是含钆造影剂,如Gd-DTPA、Gd-EOB-DTPA等,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有效的,但仍然需要在应用前排除过敏史、肾功能不全等禁忌症。
以上就是关于CT和MRI增强扫描的小常识,总之它们都是医学影像检查中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指导治疗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