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正确护理牙齿,远离牙周疾病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374次 作者:李佳佳
单位及职务: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牙周病是一类影响牙龈和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太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口腔卫生意识的不足,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展为严重的牙周炎。本文旨在探讨牙周病的成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口腔护理措施,让大家远离疾病威胁。

   1.为什么会形成牙周疾病

   牙周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人群中的慢性口腔疾病。其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局部因素主要包括牙菌斑的积聚,由食物残渣和细菌形成的生物膜牢固附着在牙面、牙间或义齿修复体上,若不及时清除,将产生酸性物质,逐渐侵蚀牙齿表面,并最终硬化成牙石,从而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癫痫、血友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长期用药导致的牙龈出血和肿胀,进而诱发或加重牙周病,增加“老掉牙”的风险。牙周病早期症状轻微,如牙龈出血、红肿、痒胀、口臭等,但若忽视不治,病情将逐渐加重,导致牙槽骨丧失,最终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甚至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2.牙周病的治疗方式

   治疗牙周病是口腔保健的关键任务,从改善日常口腔卫生到专业医疗干预,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其主要目标是控制菌斑、消除炎症,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和形态,以更好地维持长期疗效并防止复发。

   具体来说,一旦发现牙周病,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治疗,包括牙齿深层清洁(牙周刮治疗)、根面平整术、牙齿修复等。先要除去牙龈上方的牙石和牙周袋内的牙石,并刮除在牙周袋和深牙周袋内含有大量细菌刺激物的肉芽组织;再配合2%—4%洗必泰或0.12%—0.2%替硝唑含漱剂漱口,可以有效地清除牙结石和牙菌斑,促使牙龈康复。如果患者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则需先找出病因优先治疗,必要时医生会开具口服药物或局部药物来帮助治疗牙周病。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建议使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然后涂抹2%碘甘油;或者使用1%—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袋内放置10%碘合剂或螺旋霉素、甲硝唑等,以达到消炎和止痛的效果。

   在此期间,患者需积极配合,按照牙医建议进行后续的口腔护理,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疗效。由于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病情各有不同,因此治疗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那种认为“一种方法包治牙周病”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在治疗中严格遵守医嘱,认真配合治疗,也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必要条件。

   3.如何预防牙周炎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牙周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一般建议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清洁,确保口腔健康。

   在日常口腔护理方面,建议每天早晚刷牙,持续三分钟,刷牙时避免刷牙过度用力或使用硬毛牙刷,应使刷毛置于牙齿与牙龈交界的位置,倾向45度角,使刷毛一部分进入牙龈沟,一部分进入相邻牙齿的位置,持续进行旋转和震动的刷牙动作,建议转动4—5次,以去除附着在牙面上的牙菌斑。

   除了刷牙,饭后可使用漱口水和牙线来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有助于防止细菌在口腔中滋生,维持口腔清洁。

   另外,饮食习惯对口腔健康有很大影响,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并增强口腔免疫力,尽量减少糖分和酸性物质的摄入,以避免口腔酸化,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结语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牙齿的清洁和健康,不仅让人们能够拥有灿烂的笑容,更能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配合定期口腔检查,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得力工具,同时,还要定期更换牙刷,选择合适的牙膏和漱口水,以确保牙齿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佳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正确护理牙齿,远离牙周疾病》,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