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心肺复苏:每个人都该学的急救技能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397次 作者:李颜宁
单位及职务:鹿泉区中医院

   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在紧急情况下维持人体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基本急救技术。它可以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维持大脑的氧气供应,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识别心脏骤停

   观察环境: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观察周围环境,避免潜在的危险,如交通事故现场、火灾等。

   检查患者反应: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大声询问:“你还好吗?”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可能是心脏骤停。

   呼叫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状况和所在位置。

   检查呼吸和脉搏: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同时检查颈动脉是否有脉搏。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的核心步骤,其目标是模拟心脏的自然泵血功能,通过按压胸骨,推动血液流动,为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氧气。以下是关于胸外按压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定位与姿势:1.确保患者平躺于坚硬、平坦的表面上。2.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的旁边,与患者胸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3.定位按压点:对于成人,通常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点。

   手的放置:1.使用一只手的掌根放在定位好的按压点上。2.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上,双手十指紧扣,确保手掌根部与患者胸骨紧密接触。3.保持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进行按压,而不是仅用手臂的力量。

   按压技巧:1.按压深度:每次按压应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对于儿童和婴儿,按压深度应适当调整。2.按压速率: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率进行连续按压。过快或过慢的按压速率都可能影响复苏效果。3.按压与放松:每次按压后,要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避免持续压迫。回弹时手掌不离开患者胸壁,以减少再次定位的时间。4.按压中断:尽量避免中断按压。如需中断(如更换施救者、检查脉搏等),中断时间应尽可能短。

   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用力:虽然需要足够的力度进行按压,但过度用力可能导致患者受伤,如肋骨骨折。2.保持正确的姿势:确保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进行按压,以减少施救者的疲劳,并提高按压效果。3.持续进行:除非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或专业急救人员接手,否则应持续进行胸外按压。

   特殊情况:对于孕妇或肥胖患者,胸外按压的方法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孕妇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按压腹部;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更大的力度才能达到足够的按压深度。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需要先开放患者的气道。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使患者头部后仰,解除舌根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人工呼吸: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完全包住患者的嘴,然后吹气。吹气时要确保患者的胸部抬起,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两次人工呼吸后,再次进行30次胸外按压。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按压力度与深度:胸外按压时力度要均匀、适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等损伤。同时,要确保按压深度足够,以保证有效的心肺复苏。

   按压中断时间: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以维持血液循环。在更换按压人员或进行其他操作时,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秒。

   人工呼吸技巧:人工呼吸时要确保吹气量适中,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等问题。同时,要确保气道开放,防止漏气现象。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有条件,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治疗。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给出电击建议,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

   结语  心肺复苏是一项简单易学但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通过掌握识别心脏骤停、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等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建议每个人都积极参加心肺复苏培训课程,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鹿泉区中医院 李颜宁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心肺复苏:每个人都该学的急救技能》,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