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学会看懂血常规检验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01 阅读:414次 作者:莫丽锦
单位及职务:河池市人民医院

血常规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是各种疾病检查与健康体检的常见检查项目,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血常规报告,文章主要就血常规相关知识展开科普。

1.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指全血细胞计数,主要是使用血液分析仪来分析血液样本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观察血细胞体积或生物学特性、血细胞中某种物质含量,从而判断血细胞与其他血液成分数量与质量的状况。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由血液细胞改变引起的疾病,或者是筛查可造成血液细胞改变的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筛查患者有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也是临床多种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例如贫血、先心病、脱水、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此外,手术患者在术前也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症。

2.血常规检验核心项目有哪些?

①红细胞:红细胞是人体中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通常会使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进行观察。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水平为(4.5—5.5)×1012/L,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正常水平为(3.5—5.0)×1012/L,新生儿红细胞计数正常水平为(6.0—7.0)×1012/L。若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各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旺盛,被统称为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计数下降,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正常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新生儿则为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与疾病、创伤的发生有关,例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烧伤等;而血红蛋白减少,这可能与出血、贫血等疾病有关。

②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7.0)×109/L,百分数50%—7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2—0.5)×109/L,百分数0.5%—5%;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百分数0%-1%;淋巴细胞绝对值(0.8—4.0)×109/L,百分数20%—40%;单核细胞绝对值(0.12—0.8)×109/L,百分数3%—8%;可以通过白细胞数量的变化,评估机体免疫状况。成年人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3.5—9.5)×109/L,婴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15.0—20.0)×109/L,儿童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为(5.0—12.0)×109/L,若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为急性感染、急性出血、白血病、创伤烧伤等疾病;若白细胞计数下降,提示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康静、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③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其可以发挥止血的作用。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血小板计数来诊断各种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为(100.0—300.0)×109/L。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人体存在自发性出血倾向,通常与出血性疾病有关,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若血小板数量增多,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常与血栓性疾病发生有关联,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疾病。

3.如何看懂血常规检验报告?

血常规检验报告上面,通常会写着项目的名称、英文缩写、检测结果、单位以及参考值。我们首先可以一一查看检测结果,并与参考值进行对比。通常在参考值的前面或后面附带有“↑”或“↓”的箭头,这个箭头是提示该指标出现升高或者是下降的情况。例如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为12.0×109/L,报告单中的参考值为(4.0—10.0)×109/L,那么就提示我们白细胞计数出现升高的趋势。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与生理因素与病理因素有关,例如饮食、运动或者是服用药物都有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呈现生理性升高的趋势。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及时明确病因。

   由于检验设备存在差异,不同机构血常规各个项目的参考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及时询问医生,不用过度紧张。

河池市人民医院 莫丽锦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学会看懂血常规检验报告》,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01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