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随着机体功能的下降,容易出现许多功能障碍,其中膝关节疼痛就是功能障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有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大概有一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没有接受治疗,这说明有许多人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骨关节炎对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级,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治疗方法。
1.膝关节骨关节炎产生的病理基础
关节软骨出现损伤是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产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导致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膝关节的过度使用、体重过重、外伤以及其他一些先天因素等。在膝关节损伤早期,一般关节的软骨有着较轻的磨损,因此患者的症状表现也不算严重,这就导致许多患者容易对此忽视。而在关节内软骨磨损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关节之间缝隙的狭窄情况就非常明显,此时患者软骨的下骨也会因此而出现硬化,骨赘也会因此而形成。
2.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级和治疗方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同时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会缩小,关节也会因此变形,一般根据膝关节的X线显示其骨赘的形成以及关节间隙狭窄情况,临床上将骨关节炎分成四期,不同的时期,治疗的方法也会不同。
0级:0级为正常,也就是关节的间隙正常,没有狭窄表现,没有骨赘,也不存在明显畸形。这类骨关节炎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一般也不需要接受治疗,只需日常注意做好对关节的保护。
Ⅰ级:Ⅰ级说明患者可能存在骨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及骨质增生。这类患者在上下楼梯或者长时间蹲着再站起来时,关节会有明显的不适感或者疼痛感,一般患者在休息片刻即可缓解症状,这就导致许多患者不重视。在这时期患者应及时进行关节检查,如果发现存在轻度骨关节炎,可以通过日常降低对关节的刺激或者改变以往让关节较为受力的运动方式来缓解关节的症状,或者通过药物治疗,比如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
Ⅱ级:Ⅱ级说明患者存在明显骨赘,关节的间隙可能已经变得狭窄。此时期患者的症状开始变得明显,平时偶尔走路都会有明显的关节疼痛症状,而在上下楼梯或者蹲起时,会有明显加重的疼痛感,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关节的肿胀。此时期患者的症状虽然明显,但是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也会比较明显。患者此时期除了可以通过口服氨基葡萄糖进行治疗之外,还可以通过注射玻璃酸钠在关节内来缓解症状。玻璃酸钠是一种在关节液中存在的正常成分,因此在此时期对关节进行玻璃酸钠的注射,可以提升患者关节中受损软骨的黏弹性,让关节的软骨得以润滑,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远期也能改善患者的关节炎。
Ⅲ级:Ⅲ级说明患者存在中等量的骨赘,关节的间隙也有明显的狭窄,并且存在硬化性的改变。患者在此时期,关节的软骨磨损会有进一步加重的表现,日常也会有更严重的疼痛感,并且随着患者此时期关节缝隙的狭窄情况不断加剧,许多患者的关节也会因此存在明显的畸形表现。若患者为内侧的间隙狭窄,则容易导致膝关节内翻,外在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若患者为外侧的间隙狭窄,则容易导致膝关节外翻,外在表现为X型腿。还有一些患者在此时期关节的活动会受到明显的限制,比如难以正常做蹲起的动作,膝关节的屈伸角度会明显变小。患者的疾病处于这个阶段时,关节的内软骨已经存在严重的磨损,因此通过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已经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此时虽然可以对患者进行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但效果也不如Ⅱ级时期显著。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尝试进行PRP注射治疗,这也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治疗方式,只是治疗的费用相对较贵一些。
以上就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分级,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治疗方法。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坚持适当的锻炼,才能提升身体的抵抗力,让身体保持更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