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医学影像科:临床诊断的“火眼金睛”

发布时间:2023-12-28 阅读:387次 作者:马贞江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

   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个神奇的科室——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科所接触的患者类型很多,可以说,任何一个科室的患者都要来医学影像科就诊。那么,对于医学影像科,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可能有人会说,医学影像科就是做CT、拍片子或者做磁共振的。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对医学影像科有了初步的印象,那么,医学影像科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知识呢?

   医学影像科开展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医学影像科是拍摄能分析疾病病变情况和做出诊断的医学影像的科室。目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工拍片子,患者在科室中,根据影像医生的指引,拍摄清晰可供医生用于疾病诊断的胶片图像,这就是医学影像科的重任。在医学影像科,我们可以做以下检查:第一,人体各部位X线照片,主要包括全身骨与关节、四肢、脊柱及胸、腹部X线片;第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第三,全身各部位CT常规检查;第四,颅脑、颈椎、腰椎、髋关节、膝关节的磁共振常规检查。

   医学影像科就是“拍片子”吗?

   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虽然医学影像科是为了提供医疗诊断所用的清晰胶片影像所设立的科室,但是在医学影像科的工作人员有三到四个工种,分别是医生、技术工程师、技术员和护士,一般负责“拍片子”的是技术员,辅助的是护士,而为了做出医学影像诊断,还是要依靠医生。一个患者做完检查后,影像图片或多或少都要由医生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异常。有些患者拍X光片,一次检查就可能要拍摄几十甚至上百张影像,如果是磁共振和CT,再加上三维成像就更复杂了。影像科医生要甄别无数张图像,然后从物理层面、人体解剖学层面、病理学层面、生理学层面等综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再定位临床提供的患者症状和表现等,判断这些异常的影像为何形成、由什么疾病引起,最后才能提供一份完整的诊断报告。所以,在影像检查的时候,患者可能看到影像科医生坐在屏幕前认真思考,有的还可能和其他医生一起讨论病情,这些都说明了影像科医生的工作不局限于“拍片子”本身。

   医学影像检查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其实,医学影像检查中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在特定的检查之上进行系统分析。

   如果患者要进行X线检查,那么就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不是因为特殊原因,医学影像科一般不会对孕妇、备孕者及婴幼儿进行X线检查。对孕妇和备孕者来说,X线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或流产;而对婴幼儿来说,减少放射线的接触,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更有保障。

   如果患者要进行磁共振检查,在实施检查之前,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以下特定人群需特别注意:体内存在铁磁性物质者,安装心脏起搏器或接受心脏手术后置入人工金属瓣膜的患者,手术后体内留存金属圈、金属夹、金属支架者、金属假肢或金属关节置换者,电子耳蜗植入者,体内有药物灌注泵或神经刺激器植入者以及怀孕三个月以内的孕妇,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进行检查的。同样的道理,在检查之前,患者要去掉金属首饰,也不能穿着带有油漆字的衣服,最好穿白色衣服。

   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需要先问清楚是否要进食。因为有些医学影像检查前不能吃喝,比如,要做DSA、消化道钡餐检查等。如果患者是因为要检查是否存在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肠穿孔等,在做检查之前也要注意控制饮食。另外,有些检查是需要吃饱喝足的,比如,上腹部CT检查就要保证喝水充足。如果患者有需要不吃不喝的检查,还有一些需要吃喝或打针的检查,那么,医生会根据检查次序进行调整,避免影响检查质量。

   结语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医学影像科成为提升诊疗质量的重要引领,而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减少患者诊疗痛苦,少走检查弯路默默奉献力量。

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 马贞江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医学影像科:临床诊断的“火眼金睛”》,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