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在月经结束后不久又出现了出血的症状,当去医院检查之后,发现患上了子宫内膜息肉。很多人都对此感到非常恐慌,也存在一定的疑问:怎么子宫中还会长息肉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子宫内膜息肉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有关子宫内膜息肉的知识,让大家清楚了解患上子宫内膜息肉后该怎么办。
1.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指由于某些因素的持续作用,女性子宫内膜腺体出现异常增长,形成突出于宫腔内的赘生物。这种疾病在女性育龄期或者在女性绝经后都会有发病的可能,而且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患者的影响也都是不同的。
2.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来说,大概有30%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她们只有在超声检查、诊刮或者在切除子宫后的剖检标本时才会被发现。有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
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这种阴道出血具体表现为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时间延长,或者经间期出现出血的情况,甚至还有的患者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状况。还有一些患者出现白带增多或血性白带、不孕或复发性流产等状况。
腹痛及阴道流液: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盆腔痛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对子宫产生刺激,导致子宫收缩。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流液的状况。
当患者的息肉较大,或者息肉进入宫颈管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或者出现坏死的情况,进而引发出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3.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
内分泌因素:一般情况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患者内分泌因素有关系。当患者出现局部激素水平过高或者雌激素受体出现分布不均等情况时,就会加大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风险。
炎症因素:炎症因素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产生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患者长期患有妇科炎症对子宫产生刺激、宫腔内存在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对患者子宫产生刺激。患者在分娩、流产、产褥期出现感染或者在手术中受到机械的刺激等,也会加大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
4.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是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托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管理。
定期复查: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大多数的息肉都不会发生恶变的情况,其中还有6.3%到27%的绝经前无症状息肉患者,会出现息肉自发消退的情况。所以当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时,患者不必惊慌,只需进行定期复查即可。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式的一种,患者可以选择口服孕激素或者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COC)等。对于那些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还可以通过在子宫内放置NG-IUS(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来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当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出现直径大于1厘米,或者患者出现不正常的出血情况时,比如经期血量增多,经期时间变长,经间内出现出血的症状,或者在同房后出现出血等情况时,都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这种手术治疗的方式一般是宫腔镜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不需要在患者的腹部进行切口,同时也不需要切除子宫。
5.如何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当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有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这种复发的概率在2.5%到43.6%之间,而且这一数据还会随着患者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所以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妇产科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手术后服用周期性的口服孕激素或者避孕药物来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的预防。如果患者在短期内没有生育的需求,还可以在子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以此来避免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结语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所以女性朋友应该熟知其病发的高危因素,进而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