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中医治疗糖尿病主打五招

发布时间:2023-12-25 阅读:869次 作者:吕甜
单位及职务:石家庄平安医院

   对于糖尿病,除了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外,中医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现如今,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人们的选择之一,因为它无副作用且不会导致依赖性。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中医是怎样治疗糖尿病的。

   1.中医如何理解糖尿病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归类为消渴病,根据四诊合参和辨证分型,可以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中医认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和燥热,其中阴虚是病的根本,燥热是病的表现。病变主要涉及肺、肾和胃,其中肾是关键所在。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以做出以下辨证:上消型主要表现为肺热津伤,症状包括口干和多饮,治疗可采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消渴方剂。中消型主要表现为胃热炽盛,症状包括多食和易饥,治疗可采用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的玉女煎方剂。如果患者同时出现口渴多食、便溏和乏力等症状,说明胃热过盛,损伤了气阴,此时可使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来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下消型一般出现在病程较长时,阴虚损及阳,或者病情进展到了血脉瘀滞的程度,例如糖尿病足。下消型的治疗包括滋阴补肾、润燥止渴的六味地黄丸加减,以及温阳滋阴、补肾固本的金匮肾气丸加减。

   2.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1)个体化治疗:中医强调个体差异,注重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将糖尿病分为不同类型,如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等,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综合调理:中医强调调理整体,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增强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调节脾胃功能、肝肾功能等,以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从而减轻糖尿病的症状。

   (3)综合运用中药: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具有药效温和、副作用小等特点。中医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组方,如降血糖、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胰岛等方面的中药,通过中药的综合作用来治疗糖尿病。

   (4)长期效果: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调理人的体内环境,通过长期的治疗来达到稳定和控制病情的目的。中医强调治疗的整体性和持续性,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使糖尿病患者能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血糖水平。

   3.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

   (1)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可以通过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控制血糖。常用的中药有黄芪、苦瓜、山药、葛根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伍使用。

   (2)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中医认为糖尿病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因此选择针灸治疗时,通常会选择与脾胃经络相关的穴位。针灸可以改善消化功能、调节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血糖。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调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中医饮食调理一般采用“平补清热”为原则,即通过控制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来平衡体内的阴阳和热量摄入。建议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高盐和高热量的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推拿疗法:推拿疗法通过按摩和推动身体的特定部位,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推拿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气功疗法:气功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练习适合自己的气功功法,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个综合治疗过程,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调理方案。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配合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和调理。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继续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石家庄平安医院 吕甜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中医治疗糖尿病主打五招》,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3年1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