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儿童用药事故是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都有很多儿童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伤残甚至死亡。而导致儿童用药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儿童专用药品方面仍然相对缺失,成人使用的药品对儿童来说剂量不准确、质量不可控、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存在着用药知识和安全用药意识匮乏的问题,在给儿童用药的过程中,不遵循医嘱用药,自行加减药物剂量,从而引发用药安全事故。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儿童用药的那些事儿。
1.儿童用药的特点
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是存在许多不同的,首先,儿童的肝肾功能、酶系统、血脑屏障、内分泌系统等都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解毒、分布和反应都有影响,因此儿童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都不同于成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和中毒。其次,儿童的体液、电解质、钙盐等代谢旺盛,易受药物的影响,导致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再次,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调整。
2.儿童用药的具体方法
2.1儿童用药的用药选择
在儿童药物的选择上,首先是要充分阅读说明书,严格避免对儿童有毒性或有禁忌的药物。能一种药物解决,就不要用两种药物,能口服的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要输液。如果有儿童专用药物,应尽可能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另外,尽量选择儿童可以接受的剂型,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减少给药困难和依从性差的问题。
2.2儿童用药的剂量确定
儿童的药物剂量不能简单地按照成人的剂量比例,而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来计算,并严格遵守医嘱。过大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或不良反应,过小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耐药性增加。通常来说,体表面积计算是最科学的方法,公式是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平方米)×1.73×成人剂量,但实际应用起来比较麻烦,且不太方便。因此最好是直接按照药品说明书来确定儿童的用药剂量。
2.3儿童用药的服药方法
在给儿童服药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充分确保药物的状态良好,坚决不要使用过期变质的药物。避免影响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其次是服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有些药物不能与食物、饮料、其他药物或保健品同时服用,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效果,甚至产生危险的反应。另外在给儿童服药时,不要擅自改变药物的剂型,比如说不要擅自掰开碾碎,或者打开药片或胶囊,除非说明书或者医生允许,否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2.4儿童用药后的观察方法
儿童用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跳、意识、大便、小便等,特别是在用药后的30分钟内,要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气喘、休克等,如果有,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紧急措施。家长在这个期间一定要做好用药时间的记录和反馈。
3.儿童用药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提到的儿童的用药特点和用药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关于儿童用药问题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儿童生病时最好避免自行用药,而应在医生或者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对症的药物,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儿童的症状对应。
药品的安全存储也是儿童用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将药物放在儿童难以接触到的地方。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防止儿童接触,而是要做好儿童的用药知识和用药安全教育,让儿童充分理解药物的本质和重要性。
儿童用药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给药方法进行,以保证药物稳定的血药浓度和最佳疗效。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有些药物需要在空腹或饱食时服用,这些在给儿童用药的过程中,都是要严格遵守的,否则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或安全性。
结语 儿童用药事关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确保用药的科学合理,避免用药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