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来说,有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周身乏力等情况。这是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是因为肿瘤或者肿瘤的相关治疗引起。这个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很多人都在探索摆脱的办法。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具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在摆脱这种癌因性疲乏的过程中也具有其独到的见解。今天就让我们从癌因性疲乏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有关摆脱癌因性疲乏的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癌因性疲乏
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病发率的上升,癌因性疲乏(CRF)也被人们广泛关注。所谓的癌因性疲乏其实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有疲惫,同时伴有劳累感、虚弱感、身体四肢感觉沉重、情绪出现低落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失眠或者嗜睡的情况。对于患者来说,癌因性疲乏与普通人的疲乏不同。这是因为,癌因性疲乏在患者休息或者睡眠后,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对其摆脱癌因性疲乏是非常重要的。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
中医学认为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虚劳的范畴,所以对于治疗癌因性疲乏而言,中医具备一定的治疗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灸法
所谓的灸法,其实是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形式,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温热刺激,以此来激发患者的腧穴经络,对患者的五脏六腑进行影响,从而实现温经通络、补虚培本以及行气活血等功效。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的机体脏腑进行整体的调理,促进患者气血阴阳的平衡,使患者体内扶正抗邪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对于癌因性疲乏来说,这一病症在中医中属于以虚为主,因此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该注重培补正气。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在使用灸法进行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时,应该选取人体的关元、足三里、气海、中脘以及神阙等穴位,这些穴位都属于补虚的关键穴位,可以实现补虚扶正以及祛除邪气的功效。
2.穴位贴敷
在中医传承的悠久历史中,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穴位贴敷,这也是中医特色疗法的其中一种。远在战国时期就有对膏药使用的记载,而在秦汉、宋明等朝代,这种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得到不断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对于穴位贴敷而言,这种治疗方式主要以经络腧穴作为医治的核心理论,在治疗的过程中,将特定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指定部位。借助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以及药物对人体经络腧穴产生刺激,实现疏经通络,对患者的脏腑进行有效调理,以此来确保平衡阴阳、行气止痛等功效的顺利生成,实现防病治病的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还存在简单、价廉以及安全性能高的特点。所以,这种穴位贴敷法也被应用在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中。在临床治疗中,会将生姜、茯苓、山药以及杜仲等中药材打磨成药粉,然后使用蜂蜜或者温开水等将其调制成膏体状,贴敷在患者的肺腧、脾腧、肾腧以及关元、气海等穴位,对患者产生整体调节以及扶正祛邪等作用。
3.食疗
中医食疗组方很多,以黄芪母鸡汤为例。此类食疗靓汤制作较为简单,需要的原料有黄芪片50克,一只母鸡,以及葱姜和细盐等调味料适量。制作的过程中,将母鸡宰杀清洗干净之后,与黄芪、葱白和生姜一同放进砂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炖至熟烂。然后过滤掉汤中的黄芪和葱姜,适当地加入细盐进行调味,最后再焖煮15分钟。在服用的过程中,一天食用1—2次即可,每次服用1小碗的汤。这一靓汤最好空腹炖热服最佳,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
结语 对于癌因性疲乏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采取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