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麻醉药物作用人体,让患者短时间丧失意识与痛觉,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一般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较多,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疼痛,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
1.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麻醉药物作用人体,让人体的意识与痛觉丧失,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全身麻醉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气道吸入全身麻醉、肌肉注射全身麻醉等。从阶段来看,全身麻醉分为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等三个阶段。比如在麻药进入患者身体,让患者身体处于休眠的过程属于麻醉诱导。麻醉诱导结束之后就会加大麻醉药量,让患者始终处于一个麻醉深度,从而完成相关手术,这一阶段被称为麻醉维持。
2.全身麻醉手术中要如何护理?
术前准备:首先是药物与仪器方面的准备。要求护理人员对全身麻醉手术的药物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检查监护仪、麻醉机、负压吸引器以及氧气装置等性能,备好麻醉药品、急救药品等保证其准确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其次是手术室环境的准备。全身麻醉手术过程,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持,这也要求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室的环境符合要求。最后是操作流程准备。全身麻醉手术过程,需要规范性操作,比如指导患者做好配合,让患者平卧位,头后仰垫薄枕,协助固定体位。当麻醉师插好管连接呼吸机、加压给氧时,护士应用双手压住患者胃部以免胃肠胀气。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提醒麻醉师。
术中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理参数,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其次,全身麻醉后,由于患者肌肉完全松弛,脊柱和大小关节均处于无支撑无保护状态,在安放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肢体的功能位。医务人员安放体位时应多人协作且动作协调一致,缓慢,稳妥,以保证患者安全,切忌粗暴操作。再次,由于手术患者术中体腔开放、快速大量补液或输血以及全麻药物对机体调节功能的抑制等因素,易造成患者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在全麻手术中使用肌松药即使体温达到相应反应值,也无法引起肌肉寒颤来产热,因此全麻患者更容易发生低体温。护理人员应控制环境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40%-50%。加温输液,液体一般控制在36-38℃。用约37℃温水冲洗体腔,必要时使用各种加温仪器进行保暖。最后,恢复期躁动的预防:全麻手术患者由于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在全麻恢复期可能因肌肉酸困发生躁动。因此在全麻手术开始后2h、4h、5h、6h和手术结束前,在不影响手术进展的情况下,由巡回护士为患者肢体作肘和膝关节屈伸、伸展,膝关节外展、回收,足背回收、伸趾,上臂和小腿肌肉按摩等被动活动,每次5min。
术后护理:首先,因为全麻手术后患者会经常发生呕吐,可以把枕头去掉平卧体位头偏向一侧便于清除口腔呕吐物,以防止误吸的现象发生。一般患者在全麻手术后拔管时,容易出现呕吐、咳嗽、心律不齐、疼痛等现象,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拔管的时候要准备好抢救药物,一旦出现问题便可立即给予抢救措施。其次,在全麻手术后,为了防止低氧血症的并发,可以让患者使用常规的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随时观测其生命体征。最后,在全身麻醉手术结束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状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按照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状态的影响,从而保障患者及早恢复。
结语 以上主要描述了什么是全身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手术期间如何进行护理,这些建议可以提升全身麻醉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另外在全麻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也可以与病患家属多多交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以自己具备的专业水平及能力准确地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患者,让其对病情的恢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