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是病人从疾病期转愈的关键时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让病人在更舒适的环境中恢复身体,提升术后康复质量。那么,我们应怎样开展围手术期的病人护理?
围手术期是什么时期?
有人对围手术期感觉很陌生,其实,围手术期指的是围绕手术的全过程, 即从病人确定好要进行手术治疗开始,到术后的基本康复,都是围手术期。围手术期一般指的是术前5—7天到术后7—12天,总时长在2—3周。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时间阶段,帮助病人更好地度过这段时光,且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就需要护理工作穿插其中,并做好手术的支持和配合。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将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为整体目标,让病人更好地耦合整体的手术过程,减少手术的并发症,让病人更好地康复。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应该怎样做?
2.1手术前
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做的护理工作比较复杂,但也是大多数手术都适用的。手术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手术评估,整体的评估内容有营养状态、ASA分级、日常生活功能、认知情况等,再做好各类疾病、器官功能、凝血功能的评估,为手术过程打好基础,这一过程要规避病人的身体情况对手术产生的干扰。
在术前,心理护理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在手术前,90%甚至更多的病人都会有术前紧张和焦虑的情况,一些病人怕手术失败,一些病人怕手术费用过高,焦虑的问题越多,越不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心理护理就是以医护人员的身份,给病人真正能放下心中的戒备,支持医生进行手术。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对病人及其家属继续开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病人及其家属正确看待病情,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作为医护工作人员,有必要了解病人真正担心和忧虑的问题是什么,让病人知道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如果不进行手术会有怎样的隐患和危险。
2.2手术中
在手术中,护理人员要给病人最全面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保护病人的安全,帮助病人脱去衣物,做好隐私保护,因为手术室的温度偏低,进入手术室后,在未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会为病人保暖,用合适的枕头、海绵垫等来保护病人,让病人以一个舒适的状态,准备进入手术过程。
手术前,护理人员会对病人进行各种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这些都是为了保障病人身体健康所进行的必要举措,病人务必要支持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
在麻醉之前,病人进入手术室中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可能导致病人心情紧张,影响手术的开展,手术室护士需要做好病人情绪的安抚,让病人能尽可能适应整个手术室的环境。
2.3手术后
手术后,护理工作更要做到位,让病人尽快恢复身体,收获健康。护理人员要交代好术后的注意事项,很多病人在术后希望能很快恢复健康,但是身体的恢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不能操之过急,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的谈话。患者通过和医护人员的沟通,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规律的术后复健,让身体更快痊愈。
手术后的护理非常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体位护理:体位护理以让病人感到舒适为主,如果病人是全麻,且没有完全清醒,那么需要以平卧的姿势躺卧,且头偏向一侧。椎管内麻醉病人的手术麻醉效果将持续4—6小时,在这一过程中,病人下半部分身体会麻木无知觉,等身体麻醉作用逐渐消失后,病人就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
管道护理:手术病人身上的管道较多,为了避免拉扯脱落管道,护理人员要对病人家属进行指导,让家属协助病人活动,而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这些管道会慢慢拆除。
伤口护理:手术伤口护理也是很重要的项目,要时刻保持病人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病人伤口出现红肿和渗液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饮食护理:饮食要等到病人的麻醉效果消退且不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后才能进行,如果是消化道手术,一般要禁食24小时到48小时,等到肠道恢复蠕动排气后,才能少量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