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冠脉CTA,即冠状动脉CTA。顾名思义,是给心脏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做个CT检查,属于一种特殊的增强CT检查手段。因其检查具有准确、方便、无创的优势,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冠脉CTA,但人们对它真的了解吗?这个问题恐怕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冠脉CTA吗?在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都是大家所需要了解的。本篇科普文就冠脉CTA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问题一:什么是冠脉CTA?
心脏冠脉CTA是一种特殊的增强CT,全称是“冠脉CT血管成像技术”,实际上就是给冠状动脉做CT检查。
众所周知,临床上CT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肉眼看不到的人体组织内部的问题,而冠状动脉的CT检查也同样如此。其检查方法,是经人体肘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造影剂,按照预先设定的机器条件,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实时监测目标血管的亮度及心电门控。当血管亮度达到一定阈值,机器自动触发,快速进行扫描成像,再用计算机强大的后处理技术把这些影像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心脏三维图像并把冠状动脉拉直处理。此时,便可以“看”到冠状动脉真实的样子。
问题二:冠脉CTA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价值?
一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也在逐年增多,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简称“冠心病”),也就成为常见病症之一。而对于这一病症的检查,冠脉CTA便能够发挥重要价值,属于排查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1)无创性检查,方便快捷。冠脉CTA检查不用麻醉,一般门诊即可完成检查,是一种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预测和诊断的重要方法。
(2)准确率高。可显示冠脉管腔狭窄及管壁的改变,有助于发现早期还未引起管腔狭窄的粥样硬化。
(3)检查高效。冠脉CTA检查一次,除了可以对受检者的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血管狭窄状况进行分析,还能够被用于评估心功能、心肌活性等,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高。
(4)冠状动脉搭桥及置入支架的术后复查及随访。
问题三:所有人都可以做冠脉CTA吗?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冠脉CTA检查。
像易患冠状动脉疾病,即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等情况的高危人群;运动心电图异常,有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情况的人群,以及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需要做冠脉搭桥的人群,建议做冠脉CTA。
而像心律失常者、肾功能不全者、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和备孕者、对比剂过敏者等群体,则不建议做冠脉CTA。
问题四:冠脉CTA检查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冠脉CTA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在检查前,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是在检查前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还需要提前到检查室静坐来稳定心率。一般要求心率在70次/分以内,从而能够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是需要在检查前,将胸部所佩戴的金属物件摘除,避免在做CT扫描时受其影响,出现金属硬化伪影,影响诊断。
三是服用二甲双胍等双胍类药品的糖尿病患者,在做冠脉CTA检查前,需要停药48小时后再检查,检查后48小时方可再次服药。
冠脉CTA作为排除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够在临床上发挥重要医学价值,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呼吸训练,吸气幅度以中度为好,不要大口吸气,每一次呼吸的深度尽量一致,憋气时胸部腹部保持静止状态,切勿运动,以此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