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腹泻,不仅仅是拉肚子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5-05-12 阅读:90次 作者:刘文英
单位及职务:迁西县妇幼保健院

   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腹泻。很多人觉得腹泻就是 “拉肚子”,扛一扛、吃点止泻药就过去了。然而,腹泻远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甚至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腹泻死亡超150万,主要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因此,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腹泻至关重要。

   一、腹泻的定义与分类

   腹泻指排便次数显著增多、粪质变稀(日排便量超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等。按病程分为急性(2—3周内)和慢性(超4周或反复间歇发作);按病因分为感染性(由病原体引发,具传染性)和非感染性(因饮食、过敏、药物、肠道功能紊乱等)。

   二、腹泻背后的复杂病理机制

   不同类型腹泻病理机制各异。感染性腹泻中,病原体破坏肠道黏膜并释放毒素,影响吸收功能,如霍乱弧菌产生毒素引发水样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则由饮食不当(加重肠道负担)、食物过敏(免疫反应刺激肠道)、药物副作用(破坏菌群平衡)等因素,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引发。

   三、不同人群腹泻的特殊风险

   腹泻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差异显著,具体如下:

   婴幼儿:因消化、免疫功能不完善,腹泻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长期还会影响营养吸收与生长发育。

   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腹泻时易出现代谢紊乱,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还会加重慢性疾病。

   孕妇:腹泻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风险,同时影响胎儿营养吸收 。  

   四、腹泻的鉴别与诊断

   腹泻的严重程度评估及病因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表现与相关辅助检查:

   若腹泻发作频率较低(每日排便≤3次),且无明显腹痛、发热等伴随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者,通常属于轻度腹泻,多由饮食因素所致,经饮食调整后可自行缓解。

   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时,需警惕严重腹泻或潜在严重病因,建议及时就医:

   腹泻发作频繁,每日排便超过10次;

   伴有剧烈腹痛、高热(体温>38.5℃);

   出现脱水征象,如口干、少尿、头晕、乏力等;

   粪便中混有血液或黏液;

   腹泻症状持续3天以上且无缓解趋势。

   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师需详细询问患者饮食史、用药史、疾病接触史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粪便常规分析、粪便培养、血常规检测等,以明确腹泻病因。

   五、腹泻的应对措施

   针对轻度腹泻,可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摄入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严格注意饮食卫生,防止不洁饮食引发感染。

   液体及电解质补充:腹泻可导致机体大量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建议适量补充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水盐平衡,预防脱水。

   生活调摄:腹泻期间机体处于虚弱状态,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严重腹泻或感染性腹泻患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针对感染性腹泻,应依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并酌情使用止泻剂、肠道益生菌等药物,以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需特别注意,感染性腹泻患者应避免盲目使用止泻药物,因其可能导致病原体及毒素在肠道内滞留,进而加重病情。

   六、腹泻的预防

   腹泻的预防需贯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饮食卫生管理: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严格执行饭前便后洗手制度;生熟食品应分开储存及加工,防止交叉污染。

   机体免疫调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

   合理用药指导: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疫苗接种预防:对于轮状病毒等常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可通过接种相应疫苗进行有效预防。

   结语  腹泻绝不仅仅是 “拉肚子” 那么简单,它可能涉及复杂的病理机制,对部分人群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要正确认识腹泻,学会鉴别腹泻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当出现严重腹泻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迁西县妇幼保健院 刘文英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腹泻,不仅仅是拉肚子那么简单》,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