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脑中风。脑卒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前者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脑卒中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并且,在治疗后,大部分脑卒中患者都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积极进行康复护理。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目的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可能在几天里或者几个月里逐渐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但是,有很多患者会出现认知或者行为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致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别人的协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都是非常渴望康复的。
很多患者都将康复的希望寄托在药物和手术治疗上。但是,在脑卒中急性期后,药物和手术治疗对于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并没有太大作用,大多数患者都会需要进行康复医疗。康复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出现残疾问题,加速患者的受损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各种日常生活,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残疾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而在这其中,康复护理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因为,在残疾的发生和改善方面,康复护理有积极作用,能够预防患者出现认知和其他功能损伤情况,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且,康复护理还能够使患者在精神上给予寄托,能够提高患者对社会的再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1.体位摆放
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肢体摆放方法。这一方面能够缓解患者偏瘫肢体痉挛问题,还有利于对肩关节脱位和肩痛等问题的预防。抗痉挛体位为脑卒中患者的常用体位,需要使用枕头和软垫,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这样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局部身体压力,避免患者身体的局部区域出现长期受压。并且,抗痉挛体位还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的血液流动,能够降低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概率。抗痉挛体位可分为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坐位,患者需要每1—2个小时进行一次体位更换,以发挥抗痉挛体位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2.皮肤护理
皮肤位于人体之表,具有屏障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吸收作用等。部分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定期翻身、定期皮肤清洁,或者使用褥疮垫等方式,来防止患者出现皮肤压力性损伤。而且还应注意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可以说,患者的皮肤健康对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定要关注患者的皮肤护理。
3.饮食和用药护理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需要进行持续性的食物和药物安全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控制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一些全谷类食物,注意多种类型食物的搭配。这样,一方面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人体抵抗力。脑卒中患者的用药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脑卒中的出现多数与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相关,所以脑卒中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遵循医生嘱咐,足量用药,禁忌私自停药或随意增加药量。并且,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感,需要及时进行就医。
4.做好防范措施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部分身体功能丧失,平衡能力下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跌倒和坠床等安全问题。因此,在康复护理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患者出现安全问题风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扶手,确保地面干燥整洁,避免在地面堆积杂物。患者可以适当使用辅助器具,不应过早过急进行康复锻炼。在患者进行体位转换或者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时,注意动作缓慢,避免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结语: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以上这些脑卒中康复护理小知识,可以帮助到患者及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