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高血脂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吗

发布时间:2025-05-05 阅读:61次 作者:罗志添、何秀珍
单位及职务: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普通内科门诊、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门诊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高血脂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有效管理血脂水平。除了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血脂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不同人群而言,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如何配合非药物手段进行干预,都是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科学认识高血脂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控意识,降低疾病风险,保障身体健康。

   一、高血脂的治疗目标

   1.药物适用于高危人群

   对于已经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严重超标的人群,医生通常会建议启动药物治疗。这类患者仅靠饮食和运动难以将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必须借助他汀类或其他调脂药物来降低风险。

   2.药物不能随意停用

   一旦开始服用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就不能随意中断。因为这些药物需要持续作用才能稳定血脂水平,若中途停药,可能导致血脂迅速反弹,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3.定期监测调整剂量

   使用降脂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等指标,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这样既能确保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二、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1.药物适用于高危人群

   如果患者已经被诊断为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且伴随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物。这类人群的血管病变风险较高,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血脂水平,必须依靠他汀类或其他类型的调脂药物来稳定病情,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药物不能随意停用

   降脂药物一旦开始使用,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其作用需要持续维持,才能有效控制胆固醇合成,保持血脂稳定。若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迅速上升,增加斑块形成和血管堵塞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即使体检结果显示血脂正常,也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减量或停药。

   3.定期监测调整剂量

   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脂四项、肝功能以及肌酸激酶等指标。通过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当前用药效果如何,并根据个体反应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三、非药物干预同样关键

   1.改善饮食结构

   日常饮食中应减少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如人造黄油和起酥油。建议多吃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燕麦、豆类、坚果和深海鱼类,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同时,适量摄入橄榄油、亚麻籽等健康脂肪,也有助于改善血脂状况。

   2.增加身体活动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或慢跑,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较为合适。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帮助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对于久坐人群来说,每天抽出时间进行规律锻炼,是改善血脂异常的重要方式。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饮酒过量则可能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因此高血脂患者应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结语  高血脂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代谢异常,单纯依赖药物或生活方式调整都难以达到理想控制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的身体活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血脂稳定的基础。对于高危人群而言,遵医嘱坚持用药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将非药物干预与规范治疗相结合,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患者应树立长期管理意识,保持良好依从性,与医生共同制定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健康目标。

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普通内科门诊、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门诊 罗志添、何秀珍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高血脂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吗》,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5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