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是守护女性健康的关键防线。通过宫颈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等手段,可实现宫颈病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治疗成本。
一、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1.早期发现,提高治愈率
宫颈癌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经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这一漫长过程,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宫颈癌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如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阶段就被发现,通过适当的治疗,治愈率极高,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例如,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经过观察或简单的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治疗等,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通过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手段,也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为宫颈癌。一旦错过早期筛查,宫颈癌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治愈率显著降低,患者不仅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2.降低疾病负担
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相比中晚期治疗,所需的医疗费用更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往往涉及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复杂治疗手段,不仅治疗周期长,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晚期宫颈癌患者身体机能严重受损,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需要家人长期照顾,这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3.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宫颈癌筛查不仅可以发现已经发生病变的细胞,还能检测是否感染HPV。对于检测出HPV感染但尚未发生病变的女性,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干预,如建议定期复查、增强免疫力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二、宫颈癌筛查的常用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
(1)传统巴氏涂片: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医生使用特制的刮板在宫颈表面和宫颈管内刮取细胞,然后将细胞涂抹在玻片上,经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细胞涂片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细胞重叠、丢失等情况,导致漏诊率较高。
(2)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CT检查是对传统巴氏涂片的改进。它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将刮取的细胞放入特制的保存液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去除杂质,使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上,大大提高了细胞涂片的质量。相比传统巴氏涂片,TCT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细胞形态,显著降低了漏诊率,对宫颈病变的检出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是目前常用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之一。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检测主要是检测宫颈细胞中是否存在高危型HPV病毒。HPV有多种亚型,其中16型、18型等高危亚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采集宫颈分泌物或细胞样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HPV病毒的DNA。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感染了HPV病毒,尤其是高危型HPV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病变。需要注意的是,HPV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宫颈癌,大部分女性感染HPV后可通过自身免疫力将病毒清除,但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如16或18型)则需高度警惕。
3.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是一种带有光源和放大镜的医疗器械,医生通过阴道镜将宫颈放大10—40倍,观察宫颈表面的形态和血管变化。需要做阴道镜的适应证:
(1)宫颈细胞学检查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及以上,或ASCUS(不典型鳞状细胞)伴高危型HPV阳性,或AGC(不典型腺腺细胞倾向瘤变)。
(2)HPV16、HPV18阳性或其他高危型HPV阳性持续1年以上。
(3)子宫颈锥切术前确定切除范围。
(4)可疑外阴皮肤病变,可疑阴道鳞状上皮病变,阴道恶性肿瘤。
(5)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病变治疗后复查和评估。
如果发现可疑病变区域,医生会在阴道镜指引下,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即宫颈活检。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