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穴位按摩帮肿瘤患者缓解疼痛和疲劳

发布时间:2025-03-10 阅读:112次 作者:周莲春
单位及职务:钦州市中医医院

肿瘤发生之后可能会有疼痛和疲劳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中医穴位按摩能够帮助肿瘤患者缓解疼痛和疲劳。那么,肿瘤患者为什么会有疼痛和疲劳感呢?如何利用中医穴位按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疲劳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

一、肿瘤患者的疼痛和疲劳原因

肿瘤患者出现疼痛感和疲劳感的原因较多,通常情况下,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组织、神经或器官,导致疼痛感,部分肿瘤本身会释放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被称为癌痛,肿瘤治疗中的放疗、化疗或手术可能会导致疼痛感和疲劳感。例如,放疗和化疗可能损伤正常细胞,导致疲劳感,而手术后的疼痛也是常见的,某些肿瘤可以导致贫血,由于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情绪压力,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疲劳感和疼痛感。肿瘤患者可能由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出现疲劳感。

二、中医穴位按摩如何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和疲劳

1.缓解疼痛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疼痛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通过按摩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调理经络,舒缓气滞血瘀,还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从而减轻疼痛感。

缓解疼痛的常用穴位:(1)全身性疼痛:①选合谷穴,定位在手背虎口处,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点,轻柔按揉1—3分钟;②足三里穴,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温润按压,促进气血。(2)腹部不适/胀痛:选内关穴,定位在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两筋之间。缓解恶心伴随的腹痛。(3)头痛/神经痛,选太阳穴,定位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1横指凹陷处,指尖轻柔,缓解紧张性头痛。(4)骨转移痛(谨慎),选阿是穴,定位在疼痛点周围(非肿瘤处)轻抚或掌心温敷,严禁直接按压痛点。

2.缓解疲劳

肿瘤患者由于长期病痛和治疗的副作用,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疲劳感,或肌肉疲劳和僵硬。中医穴位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肌肉,缓解肌肉疲劳,舒缓紧张的肌肉,使患者感到轻松和舒适,还可以调整肿瘤患者的气血平衡,促进气血的畅通,增强体内的阳气,改善疲劳感和体力不足的状况。缓解疲劳感的穴位,①选足三里穴,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四横指),胫骨旁开1横指,具有补益气血,提升能量功效,化疗后疲劳首选,每日轻按3-5分钟。②选关元穴,定位在肚脐下3寸(四横指)。掌心轻柔打圈按摩,避免用力,具有温补关元,改善虚弱功效。③选三阴交穴,定位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缘,女性患者尤宜,睡前轻柔,具有调理肝脾肾,缓解失眠疲劳功效。④选百会穴,定位在正中线与耳尖连线交点。指腹轻叩20-30次,具有升提阳气,减轻头昏乏力功效。5、选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趾的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涌泉穴,每次按压10-15秒,重复多次。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帮助肿瘤患者恢复体力和缓解疲劳感。

3、注意事项

(1)禁忌情况:凝血功能差,有出血风险患者;放疗区域皮肤红肿/破溃;骨转移部位或骨质疏松区域;发热或感染活动期。

(2)优选辅助方法:艾灸温熨:隔姜片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耳穴压豆:选神门、皮质下、脾胃等穴;

(3)身心结合:配合深呼吸(吸气按、呼气松),增强放松效果;疼痛剧烈时以安抚性轻抚代替按压。

   穴位按摩仅为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止痛药或抗肿瘤治疗,如按摩后出现疼痛加剧、瘀斑或不适、立即停止并就医!通过科学合理的穴位刺激,可在安全范围内帮助患者提升舒适度,但安全永远是第一!

钦州市中医医院 周莲春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穴位按摩帮肿瘤患者缓解疼痛和疲劳》,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3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