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慢阻肺——被忽略的沉默杀手

发布时间:2025-02-20 阅读:156次 作者:黄恒阳
单位及职务:钦州宝顺医院

   慢阻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常见。慢阻肺的危险之处在于其早期症状,即咳嗽、多痰和喘,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被称为“被忽略的沉默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近6亿人受到慢阻肺的困扰,每年约有270万人因此病去世。在中国,慢阻肺的患者数量已达到1亿,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13.7%患有此病。然而,虽然慢阻肺的发病率比较高,但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度却极低,知晓率不足1%。下面,便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慢阻肺的相关知识。

   一、慢阻肺的症状表现

   慢阻肺的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慢阻肺的气流受限主要是由于气道炎症和肺泡结构破坏造成的,属于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慢阻肺患者常常会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时,呼吸困难的感觉会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在静息状态下,患者也可能感到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也会经历持续性的咳嗽,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可能是干咳,也可能伴有黏痰。由于呼吸困难和体力下降,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到活动受限,无法进行正常体力活动,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随着慢阻肺的发展,患者的呼吸通道会逐渐受到更严重的阻碍,不仅对呼吸系统造成负担,还会波及骨骼肌肉和心脏等多个全身器官。病情的恶化可能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形成,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和全身器官衰竭而引发死亡。

   二、慢阻肺的诱因

   1.吸烟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导致气道炎症和狭窄,进而引起气流受限。因此,长期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较高。同时,二手烟、被动吸烟也会增加个体患慢阻肺的风险。

   2.感染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时期的严重感染,可能会对肺部造成永久性损伤,增加慢阻肺的发生风险。并且感染会导致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多,进一步加重气流受限。

   3.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中,如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损伤肺部组织,增加慢阻肺的风险。空气污染不仅包括室外环境,也涵盖室内空气污染,如烹饪时产生的烟雾和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

   4.职业性粉尘与化学物质

   长期从事某些特定职业,如矿工、陶瓷工人、金属冶炼工人等,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粉尘和化学物质。有害物质会损伤肺部组织,导致气道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引发慢阻肺。常见的致病性粉尘包括硅尘、煤尘和石棉尘,而化学物质则包括氯气、氨气和酸雾等。

   三、慢阻肺的应对方法

   1.戒烟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首要措施。对于已经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戒烟可以显著减缓病情的进展,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戒烟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益,还能减少家庭成员和周围人群被动吸烟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对于无法避免职业暴露的人群,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同时,还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通过使用无烟煤或清洁能源、定期开窗通风,降低慢阻肺的风险。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同样需要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以便控制病情,防止症状恶化。

   3.遵医嘱规范用药

   慢阻肺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并预防急性发作。因此,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吸入性药物和其他相关药物,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进而实现慢阻肺的有效管理。

   4.康复锻炼

   通过定期康复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提高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的情况。锻炼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整体的体能状况,增加日常活动的耐受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康复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呼吸肌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

   结语  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对于已经患病的群体,应积极寻求医疗帮助,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才能降低慢阻肺的危害,提升生活质量。

钦州宝顺医院 黄恒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慢阻肺——被忽略的沉默杀手》,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