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脑卒中的早期预警信号

发布时间:2025-02-17 阅读:222次 作者:宋晓霞
单位及职务: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脑病一科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突发性和高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大量临床经验证明,绝大多数脑卒中病人在发病前都会表现出一些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往往以脑部缺血的形式出现。了解并识别这些早期预警信号,对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脑卒中早期症状多样,如突然眩晕致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此表现多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平卧并及时送医;剧烈头痛从间断转为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此症状常与颅内压升高或脑血管病变有关;一侧肢体或面部突发麻木、感觉减退,这是脑缺血损伤感觉神经;言语不清,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属常见语言障碍;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有眼睛发黑、复视,这是因脑缺血引发视网膜缺血;单侧肢体乏力、共济失调易跌跤,是运动神经受损;精神改变、智能下降等,因脑缺血影响大脑认知功能。

   若患者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务必立即就医,以防错失治疗时机。

   如何应对预警信号

   1.立即就医

   一旦察觉出现眩晕、剧烈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早期预警信号,务必争分夺秒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能够在转运途中展开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机。医院具备专业的医疗设备与团队通过头颅CT、MRI等检查手段,快速明确脑卒中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差异显著,缺血性脑卒中需尽快实施溶栓、取栓等再灌注治疗,在时间窗内恢复脑血流,挽救濒死的脑组织;出血性脑卒中则需及时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

   2.保持冷静

   在等待急救人员抵达的过程中,保持冷静是至关重要的护理要点。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血压急剧波动,增加脑血管破裂风险,使出血性脑卒中病情恶化,或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缺血程度。要尽量平复情绪,防止情绪激动。情绪过度起伏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进而升高血压、加快心率,不利于病情稳定。家属或周围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抚与陪伴,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环境,可适当将患者头部稍抬高,以利于脑部血液回流,减轻颅内压,但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以防加重病情,静静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3.积极配合治疗

   一旦确诊为脑卒中,患者需以积极态度配合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面,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各类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压药、他汀类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控制血压、稳定斑块等。康复训练同样不可或缺,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通过针对性训练,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言语交流障碍。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能充分挖掘大脑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重塑,最大程度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生活。

   脑卒中的预防措施

   预防脑卒中需多管齐下,调整饮食首当其冲,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肪饮食,远离烧烤、炸串等高脂肪油腻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此降低血脂和血压,减少血管粥样硬化风险。

   增加运动同样关键,每日至少30分钟的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辅助控制血压、血脂。

   定期体检必不可少,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干预异常。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复查。

   戒烟限酒能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患者摒弃吸烟陋习,控制酒精摄入。

   另外,要注意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干扰,全方位预防脑卒中。

   结语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早期预警信号多种多样且易忽视。了解并识别这些信号,对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保持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降低脑卒中风险,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脑病一科 宋晓霞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脑卒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