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平日不当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肝功能受损在人群所占的比例升高。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病情可能已经较为严重。因此,了解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至关重要。
肝脏问题的常见信号
1.疲劳乏力。肝脏功能受损时,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持续性的疲劳和乏力,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
2.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异常,导致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3.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脏肿大或发炎时,可能会引起该区域的隐痛、胀痛或压迫感。
4.黄疸。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这是肝脏疾病的典型信号之一。
5.尿液颜色加深。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颜色变深,呈茶色或深黄色。
6.皮肤瘙痒。肝脏问题可能导致胆汁淤积,胆汁酸盐沉积在皮肤上,引起顽固性瘙痒。
7.蜘蛛痣和肝掌。肝脏功能受损时,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降低,导致血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引起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等症状。
8.体重异常变化。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或增加。
9.水肿。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时,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下肢水肿或腹水。
10.出血倾向。肝脏负责合成凝血因子,肝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或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
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肝脏健康
1.长期饮酒者。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长期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
2.肥胖或超重者。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风险因素。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4.高血脂患者。血脂异常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5.肝炎病毒感染者。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诱因。
6.长期服药者。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2.适量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毒。
3.避免酒精。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戒酒或限酒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4.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服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用。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药。
6.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手段。
了解肝脏的求救信号,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保护肝脏健康的关键。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性的疲劳、黄疸、腹痛等,应尽早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