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房颤防治要趁早和对路

发布时间:2025-02-13 阅读:100次 作者:王强
单位及职务:邯郸市第四医院心内二科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时会感到心慌、心跳突然加快,像小鹿乱撞,又或者觉得心脏在 “扑腾扑腾” 地乱跳?可别小瞧了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它们有可能是房颤发出的信号。房颤,全称心房颤动,对健康有着不小的威胁,它可以让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数倍。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房颤,病学会早发现、早应对。

   1.房颤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房颤就是心脏跳动节奏被打乱了。正常情况下,心脏在 “司令部” 窦房结指挥下,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把血液泵到全身。但房颤发生时,心房电活动紊乱,不再正常收缩,而是快速无序颤动,频率可达每分钟350—600次,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患者并不是一直有心率不齐,或是心跳加速了才是房颤,一年当中偶尔有几次房颤现象也应提高警惕。

   2.房颤的危害不容小觑

   房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人感觉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日常活动也会受影响。而且,房颤还会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心脏长期跳动紊乱,泵血效率降低,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威胁生命健康。

   更严重的是,房颤易引发血栓。心房颤动时,血液流动缓慢,易凝结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循环系统,堵塞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中风)。中风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显示,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左右。

   3.如何早发现房颤

   留意身体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慌、心悸,感觉心脏跳动异常,可能是心跳加快,也可能是心跳不规则。有的人还会感到胸闷、气短,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轻松爬几层楼梯,现在爬一层就气喘吁吁。还有些人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

   关注脉搏:大家可以自己摸摸脉搏。正常情况下,脉搏跳动是均匀、规律的。但房颤患者的脉搏往往是不规则的,强弱不一,而且心跳次数通常比脉搏次数多,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做 “脉搏短绌”。你可以在安静状态下,用手指触摸手腕处的桡动脉,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感受一下是否规律。如果发现脉搏跳动异常,应尽快就医。

   借助设备:现在科技很发达,一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也能监测心率。它们可以实时记录心率数据,一旦发现心率异常,还能发出提醒。大家可以利用这些设备,随时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如果发现心率经常出现异常波动,要及时拿着数据去医院咨询医生。

   4.得了房颤该如何应对

   及时就医诊断:一旦怀疑有房颤,第一时间要去医院心内科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房颤。心电图能清晰地显示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房颤以及房颤的类型。除了心电图,医生还可能会让你做心脏超声等检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房颤对心脏的影响程度。

   治疗方案: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药物可以控制心跳的频率,让心脏跳动尽量接近正常节奏,还能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控制心率的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

   对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导管消融术,通过将导管送到心脏内,利用射频电流等能量破坏引起房颤的异常电活动部位,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患者心脏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得了房颤,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这些都可能诱发房颤发作。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要清淡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结语  房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学会早发现早应对,就能有效降低其对健康的危害。关注心脏健康,从留意身体的每一个小信号开始,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健康有力的心脏。

邯郸市第四医院心内二科 王强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房颤防治要趁早和对路》,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5年02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