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 > 健康科普

关于脑梗死,您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4-10-31 阅读:35次 作者:王玉平
单位及职务:若尔盖县人民医院

   脑梗死,亦称作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症状因梗死部位、面积以及阻塞血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偏瘫、昏迷等,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而具体治疗方式则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一、病因

   脑梗死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脂肪栓子或气体栓子阻塞血管、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内膜损伤或破裂以及肿瘤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动脉硬化是最主要的成因,通常由于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引起,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心源性栓塞也是关键成因之一,如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流入脑部并堵塞脑血管,从而引发脑梗死。

   二、症状

   头晕头痛:脑梗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缺氧,刺激神经引发头晕头痛。这是脑梗死最普遍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经历头部不适,甚至遭遇剧烈的疼痛。

   肢体麻木:梗死区域影响到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感。患者可能会体验到一侧肢体或面部的麻木,有时这种感觉会扩散至其他部位。

   言语不清: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患者可能会遇到说话含糊不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或者无法理解他人的话语。

   偏瘫:控制肢体运动的神经区域发生梗死,导致相应肢体的肌肉失去神经支配,无法正常活动。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使得行走、握持物品等日常活动受到显著影响。

   昏迷:大面积脑梗死或关键脑功能区梗死,导致脑部功能严重受损,意识丧失。这是脑梗死最严重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陷入深度昏迷,无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三、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控制血糖和血压等,这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神经保护治疗等。溶栓治疗旨在迅速恢复血流,减轻脑组织损伤;抗凝治疗则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神经保护治疗则旨在保护脑细胞,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

   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等,通常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去除血管内的斑块或狭窄部分,恢复血流,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康复等。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物理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言语治疗则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康复则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进行干预和治疗。

   四、预防措施

   优化饮食结构:采取低盐低脂的饮食方式,增加新鲜绿叶蔬菜的摄入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血脂水平和血压,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药物干预:对于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预防,如阿司匹林等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脑梗死的复发。

   维持积极心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极端情绪波动,学会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戒除烟酒,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积极管理基础疾病: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药物,并避免随意停药导致血压和血糖的剧烈波动,从而有效预防脑梗死。

   定期体检: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关注身体信号:留意身体发出的任何异常信号,如头晕、头痛、言语不清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结语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通过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若尔盖县人民医院 王玉平同志:

您的科普作品《关于脑梗死,您了解多少》,已在《快乐老人报 健康科普版》发表并于2024年10月在官网转发刊载传播,查阅及下载网址:

《快乐老人报》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3-0024、邮发代号:41-178。

特发此证,以兹证明!


Copyright © 2010- 湖南快乐老人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07000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2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湘B2-20220415